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航集团或再获财政部注资 金额为20亿—30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 03:57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胡潇滢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东航”)8月24日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A股,发股量不超过13.5亿股,其中公司控股股东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拟以现金认购不超过4.9亿股,集资额约64.13亿元。

  这是继6月东航获得国家70亿注资后又一次大额融资行为。东航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东航集团此次认购ST东航的股票,其资金来源可能仍是政府注资。

  而与此同时,昨日东星航空最终以破产的方式终结,成为我国首起航空破产案,载入航空史册。航空企业既然两种不同的命运引发人们对于中国航空业发展前景的深思。

  东航集团将再获注资

  8月24日,东航发布融资公告,东航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像非公开发行A股,发行数量不超过13.5亿股,其中公司控股股东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拟以现金认购不超过4.9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4.75元人民币每股,以此计算集资额约64.13亿元人民币。

  另外,东方航空还拟向东航国际非公开发行H股,发行数量不超过4.9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4港元每股,以此计算集资约6.86亿港元。

  此次定向增发,东航集团将出资30亿元进行股份认购,但随后有有业内人士指出,东航集团认购4.9亿股的30多亿资金从何而来?ST东航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可能国家会继续给东航集团注资,但是由于目前民航对于注资意见较大,因此公司内部一般对此事都讳莫如深。

  在去年航空业的困难阶段,国有航空公司就已经得到过政府的注资。去年11月,东航与南航的母公司东航集团与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就曾经分别获得了30亿元注资。而“三大航”中资产状况最为糟糕的东航母公司东航集团又在去年底再次获得40亿元注资,并在今年5月宣布新近获得20亿元注资。至此,东航集团及其的全资公司东航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东航国际”)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已高达74.65%。

  虽然东航高层此前对外称,此次东航集团认购股权的资金来自自筹资金,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东航集团此前刚获国家70亿注资,该笔资金已注入上市公司,此次认购股权的30亿元如何自筹?

  东航内部知情人士告诉记者,ST东航在获得集团70亿注资后,由于集团持股比例已逼近75%持股红线,因此集团在今年5月获得20亿元注资后,并没有再直接注入上市公司,而是通过认购定向增发股份的方式注入资金。

  但是东航集团5月所获得的20亿注资与此次认购增发股份所需的30亿资金仍有一定差距,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差额部分可能仍是来自国资委注资。

  增发后资产负债率96.5%

  就在东航公告定向增发不久,8月27日,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今日发布公告:该院于二十六日依法裁定东星航空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东星航空由此成为中国航空业界首个破产企业。

  近年来,东航一直业绩不佳,大幅减亏成为当务之急。2008年主业亏损了60亿元,在燃油套保上又亏损了70亿元,每股净资产从1.5元跌至-2.37元,股票被ST。今年上半年,东航虽然盈利11.74亿元,但是主营业务依然亏损,上半年运输收入同比下跌15.57%。因此2009年,东航要解决的燃眉之急就在于大幅减亏。

  对于定向增发的作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主要作用是增加资本金,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率。

  东航高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定向增发是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通过这次定向增发资产负债率将下降到96.5%左右,但是跟其他航空公司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目前国航的负债率只有不到80%,南航的负债率也在90%左右。”

  但是对于政府对国有航空企业的巨额注资,业内对此早有异议,认为其做法不公。而此番再度注资,更是加重市场的不平衡。民营的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公平,破坏现有的市场平衡。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与其拿100亿注资,还不如拿出来给拓展市场的航空公司补助,就像出口退税一样,这样对所有航空公司来说才公平。

  但是对这个问题,东航高层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为什么不能用国家的资金补贴航线,这是由于我们市场环境决定的,目前我国的航空市场还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并且他认为“这也是一个股东层面的问题,注不注资是企业的股东性质决定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