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1年度中国商人:杨凯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1日 15:25  新浪财经

  发布时间: 2002年02月  来源:《财富》(中文版)

  2001 年的全球经济寒风瑟瑟。但是在中国,人们却意外地感觉到了温暖和慰籍:加入 WTO,中国在更大范围内融入世界经济;申奥成功,让体育成为中国经济的助推器;而在全球经济阴云密布的艰难时世中,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同时,一批中国商人战果累累。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商界领军人物有的大幅提升了所管理企业的业绩,保持了业界的领先地位;有的完成了重大交易,为企业的发展开创了里程碑式的机遇;有的则在管理上获得了世界级的认可。尽管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经营之道也不尽一致,但他们都在 2001 中显示出引领企业航船避开激流险滩,驶向光明彼岸的胆识和能力。

  《财富》(中文版) 从这些表现优异的中国商人中挑选出八位精英,作为 2001 年年度中国商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值得祝贺

  杨凯生:敢吃螃蟹的大债主

  华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杨凯生有一块与众不同的手表:它的时针运行方向是逆行的。事实上,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不具备一些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将很难完成艰巨的处理不良资产的任务。

  两年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中国政府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年累积的 1.4 万亿元巨额银行不良资产转移到了中国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身上。这四大债主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处理掉这些陈年烂帐。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0 月,拥有近 500 户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股权和近四分之一国有企业的债权,是中国国有企业四大债主中规模最大的一个。而杨凯生也是四大债主中性子最急的一个。这位 52 岁的前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在银行界有近 20 年的经历。 “冰棍拿在手中,它就不断融化,银行不良资产也是如此。”杨凯生近一年来常常在各种场合阐述他的“冰棍理论”:“不良资产将随时间的推移加速贬值,因此应当尽可能加快处置的速度,提高不良贷款的回收率。”

  尽管如此,由于国内在处理不良资产领域有种种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国外资产管理公司的成功经验在中国也有相当大的实现难度,两年中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困难重重。杨凯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努力,华融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金融政策的限制,首先向国外投资者出售不良资产。2001 年 6 月,杨凯生率队前往英美两国正式展开华融不良资产招标国际路演。此次路演是目前中国第一次全面向国外投资者推荐金融不良资产和进行政策宣传的市场营销活动。

  在路演中,杨凯生遭遇了众多投资者的问题轰炸,他不断向他们解释中国经济政策、不良资产处置法律框架、处置环境及公司不良资产状况等等,试图打消他们的各种疑惑和担忧。杨面对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那些精明的投资家们,大声地说:“你们最大的风险不是所谓中国的政策不清晰,法规不完备,而是失去了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事实证明,他的演讲和宣传是有效的。

  11 月 29 日,华融公司的招标有了令人激动的结果:华融同意把帐面价值为 108 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包出售给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投标团,该投标团还包括国际着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所罗门,以及 KTH 资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国内的中金丰德公司。该资产包里共有 254 个债务企业,资产分布在国内 18 个省市。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投标团是以现金加合作经营的方式购买了五个资产包中的四个。12 月 11 日,华融再次向另一国际投标人 高盛公司打包出售不良资产,高盛以现金加合资经营的方式购买帐面值为 19.72 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包。华融将与两大投标人组成合资公司共同处置这部分不良资产,华融预计将获得超过 20% 的资产回收率,首次现金收入达到一半。

  在处置巨额不良资产的艰巨战役中,华融公司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他们成功的经验也给中国金融业注入了充足的活力。华融此次国际招标可以算作中国金融改革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人们普遍感到,目前 4 大资产管理公司面对 1.4 万亿元不良资产不能仅仅依赖于国内市场,华融此举无疑为大家开辟出了一条国际处置的通道。并且,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中国第一家处置不良资产的合资公司马上就要随之诞生,这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又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华融向海外出售不良资产的举动对中国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启发很大。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紧随华融之后也采取了招标拍卖的方式,把处理不良资产的大门敞向国内的民营企业和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但杨凯生对华融的理想则不仅限于一个会抓紧时间处理坏债的债主。杨凯生的梦想是使华融成为中国新一代的投资银行。为此,杨凯生强调,今年华融还想在资产证券化方面有所突破。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http://www.fortunechina.com/magazine/content/2002-02/01/content_384.htm

  本文选摘自《财富》(中文版)杂志,本文首发网站:《财富》(中文版)网站。《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发布。阅读《财富》(中文版)更多精彩文章,请登陆《财富》(中文版)网站。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