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景区迎来涨价潮 消费升温与地方财政成推手

  本报记者 吴婷

  ⊙本报记者 吴婷

  

  半年前还需要靠旅游券苦苦支撑的旅游业,却在半年后的今天迎来了涨价潮。近日,国内多个景区景点纷纷涨价,涨价景点涵盖了四川、北京、贵州、天津等多个地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济复苏带来对消费预期,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加大,促成了本次旅游景点的涨价。

  

  各地景区票价纷涨

  近期,包括四川乐山、峨眉山在内的多个景区纷纷宣布上调门票或索道价格,而贵州的5大景区则在酝酿提价。

  记者从有关旅行社了解到,在四川,从本月开始,乐山大佛景区门票由70元/人次调为90元/人次。

  在天津,多个景区景点自8月1日起也上调价格,如八仙山景区的门票价格从35元上涨到45元。

  对于那些不具备上调门票价格条件的景区,则调高了索道价格。峨眉山景区日前宣布,上调峨眉山金顶索道和峨眉山万年寺索道价格,其中金顶索道上下行价格分别上涨25元,万年寺索道上下行分别上涨25元和15元。

  而在北京,上月底,灵山景区的门票已从35元上涨到45元。

  除了这些已经涨价的外,在贵州赤水市,四洞沟、赤水大瀑布(原十丈洞)、燕子岩、竹海和桫椤保护区5大景区正酝酿提价。

  

  消费预期升温

  在景区上调门票价格的背后,闪现着未来消费预期的升温。

  采访中,专家们纷纷表示,在经济低谷时,居民的消费能力尚且如此强劲,一旦经济复苏走上上升通道,未来消费升温指日可待。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对记者表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通道,消费预期升温,这是各大旅游景点纷纷调高门票价格的重要原因。北京地区恰是其中一个缩影。

  北京市经济信息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王小娥对记者表示,上半年,北京市旅游消费表现抢眼。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上半年消费增长好于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02.4亿元,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年13%的目标增长额,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6%,与2008年同期基本相当,高于2005、2006、2007年同期。

  而从全国层面看,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37亿元,同比增长15.2%,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48亿元,同比增长15.0%。

  此外,魏凤春指出,十一之前景区门票价格的上调存在一定程度的假日因素,同时反应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比较大,需要靠门票价格提升增加收入。7月份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2%,较上月有所下降。

  

  居民收入提供良好支撑

  在居民两位数消费增幅的同时,是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魏凤春表示,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是消费预期提升的有力支撑。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上半年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2733元,同比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居民收入保持这样的增速可谓不易。”魏凤春指出,居民收入的增长中,一些资产拥有者贡献了大部分,今年以来股市和房市的繁荣,为这些拥有一定投资能力的阶层提供了增加财富的机会。

  “这部分群体,恰恰是最具有旅游消费能力的。毕竟,旅游消费是相对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经济能力。”魏凤春指出,居民收入的提升,尤其是这部分具有旅游消费能力群体收入的提升,为旅游消费的提升提供动力,也成为门票价格上涨的前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