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建投证券:流动性拐点尚未到来

  魏凤春 胡艳妮

  周三股市的震荡令外界猜测流动性拐点到来,但我们认为,从宏观的视角看这个拐点还没有到来。一般认为,流动性拐点的形成有两大标志:一是资金总量减少,二是资金流向发生变化。

  资金总量的减少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内部新增资金是否少于预期,这主要指的是新增贷款。二是外部资金是否开始撤离中国。

  从绝对量上看,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将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将2009年的新增贷款规模控制在10000亿与9000亿元,如此一来,这二行本来还将发放1755亿与1910亿元新增贷款。据此推算,四大行新增贷款还将发放7000-8000亿,中小银行新增10000-16000亿。全年新增贷款接近10万亿,从总量上看资金量是相对充裕的。此为其一。其二,财富效应,使得储蓄重新搬家,这会对冲贷款减少的不利影响。其三,自3月以来,国际热钱以日均11亿美元的水平进入中国,短期内这一趋势还不会改变。

  从相对量上看,过高的资产价格需要更多的资金。同时,融资功能的恢复,会使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显得相对紧张。不过,只要资产的定价是市场认同的,就不存在前述问题。

  资金的流向是会发生变化的,首先是资金可能会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转换。

  随着去产能与去库存的进行,实体经济在逐步恢复,资金将会从虚实经济转移到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经济恢复地比较慢,从环比数据来看,工业企业的利润等增长很快,但从同比来看,企业利润还是下降了20%以上。因此,虽然银监会等加强了对于实贷实付的监管,但是实体经济还是难以吸引大量的资本进入的。实体经济吸引资本进入的一大前提是,政府会通过让利,开放一些垄断性的行业来让民间资本进入。从目前来看,政府的让利还是不够的。

  其次,资金可能在中国与国外之间进行转移,这可能是流动性形成拐点的重大诱因。导致这种情况的潜在风险点有四个方面。

  风险点一,中美复苏节奏决定了国际资金的流向。当中国经济不可能更好,美国不可能更坏时,资金会从中国回撤美国。国内巨额的经济刺激计划是否能够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中、美等经济体复苏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资金的流向。风险点二,央行错误的外汇政策,形成贬值预期。中国央行采取错误的贬值策略。这取决于出口压力是否已经让央行采取本币足够幅度的贬值措施,一旦可预知的贬值趋势形成,热钱流出将成为必然。风险点三,央行担心通胀,快速收紧货币。央行担心通胀到来,收紧货币政策,流动性严重收敛。风险点四:财政赤字超过5%,政府拖延变革。政府不进行增收减支的改革,财政赤字率高达5%,恶性通胀来临。

  我们可以判断在第三季度,上述风险点不会出现。第四季度,最大的风险点在于财政赤字的增大对公共风险的扩散;其次,美国经济复苏吸引涌入中国的热钱撤出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作者单位:中信建投证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