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季度热钱流入近千亿美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 07:48  深圳商报

  沉寂一段时间后,热钱似有卷土重来之势。与2007~2008年那一轮热钱来袭相比,本次热钱悄然流入缺少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背景,相同的则是,对股市或楼市收益大于风险的预期仍是其流入的主要动力之一。鉴于二季度热钱已小幅悄然入境以及对下半年宏观形势的判断,专家学者预测,下半年热钱流入规模或呈加大之势,他们并建议,对热钱的监管应未雨绸缪。

  热钱卷土重来?

  记者: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股市楼市大幅上涨,外汇储备增长加速,这是否意味着热钱正在卷土重来呢?

  黎友焕:仅凭此就判断热钱正在卷土重来是没有依据的,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事实不是这么回事。今年楼市和股市的井喷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我们从地下钱庄的渠道对热钱跨境流动的监测结果却是今年的6月才出现拐点,即结束了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净流出的状态,转变为净流入。

  张明:我觉得今年股市和楼市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国内流动性导致的,尽管从二季度以来可能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性有些关系,但其规模和国内流动性相比还是差很多。现在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微弱,中美利差也比较小,所以套利空间不是热钱流入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冲着资产价格溢价来的。

  陈炳才:全球都在救市,西方国家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是实际经济没有需求,资产价格也不行,唯一的希望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哪里最好,肯定首选中国和印度,大量的钱会进来,今年5月份的外汇占款的数已在增加,而且这些钱基本上是从贸易项下进来的,实际上只要是贸易项下进来的钱肯定都是为了中国资产价格的上涨来谋取利益的。因为我们现在有利差,存款利率比别人高,资产价格也比较高,所以热钱肯定会进来。

  热钱规模有多大?

  记者:热钱的主要来源有哪些?上半年流入的热钱量可能有多大?

  庄健:为应对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方案,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这些扩张的资金很可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将成为国际资本包括国际热钱热捧的对象。在上半年无法用贸易顺差和FDI流入解释的1200亿美元中,如在扣除因欧元相对美元升值所导致的大约800900亿美元的因素外,粗略估计热钱规模大约在300400亿美元的水平。

  张明:我们采用“月度外汇储备增加额—贸易顺差—FDI—汇率变动造成的估值效应”的简单方法来估算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状况。2008年下半年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出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达到最高峰,这3个月合计流出1226亿美元。从2009年2月开始,短期国际资本流出规模迅速减缓。从2009年4月开始,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再次逆转。2009年第2季度每个月均有显著短期国际资本流入,3个月合计为879亿美元。从细项来看,仅靠贸易顺差与FDI并不能解释2009年第2季度外汇储备的显著增加。在这一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长1778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仅能解释348亿美元的外储增长;FDI仅能解释213亿美元的外储增长;欧元对美元升值的估值效应能够解释338亿的外储增长;以上因素不能解释的外储增长高达879亿美元。

  下半年热钱流入规模可能加大

  记者:今年的热钱流动与2007年那一轮有何不同?下半年热钱流向是否会有新的变化?

  黎友焕:我们从地下钱庄这个渠道的检测数据表明,近三个月(4~6月)来,每旬的热钱流入数量都呈递增趋势,而且最近明显加快,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的情况来预测,热钱下半年可能呈现加速度的流入趋势。

  张明:我们认为,在2009年下半年,中国将会面临更加汹涌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因为三季度趋势是国际股票市场都在反弹,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趋势也会告一段落,未来金融机构会重新配置风险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将成为国际短期流动资本的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地,所以有很大把握是今年三季度短期国际资本流入趋势会增强,规模会进一步增大,但流入具体规模很难说,但肯定会高于二季度的流入规模。

  政策制定与实施应未雨绸缪

  记者:如何防范热钱大进大出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伤害?

  陈炳才:外汇局很难防范热钱,因为大部分热钱都是通过合法渠道进来的,比如预收货款、延期付款。关键在于整个宏观政策,现在我们的信贷应控制了,再不收就晚了。信贷已经这么大,加上外汇占款增加造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加,会导致我们的资金膨胀,所以应及时根据变化调整战略,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作为当前调控的重中之重,把调整就业机构和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中的重点。再有,我觉得利率应该降一点,汇率升大概5%~6%,这样热钱进来可能出现亏损,就不敢贸然进来。如果我们的宏观政策不调整,第三季度问题马上凸显出来。

  张明:下半年流入的热钱预计主要还是流向楼市和股市。考虑到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币信贷新增供应7.37万亿元,一旦更多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则中国资产市场在内外流动性过剩的夹击下,很难避免产生新一轮的资产价格泡沫。对此我们应格外警惕。为遏制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的严重程度,我们的政策建议包括:第一,迅速转变当前过分宽松的人民币信贷政策,重启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管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重启3年期央票发行;第二,严查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与房市的现象;第三,加强对资本流入的管理。

  陈炳才: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

  张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

  黎友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境外热钱研究》课题组长

  庄健: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 (上海证券报供稿 记者 周鹏峰 但有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