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年报出炉 “保八”迈出坚实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7日 00:35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闫立良

   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

   统计表明,上半年CPI同比下降1.1%,而去年同期是上涨7.9%。上半年PPI同比下降5.9%,并且月度同比降幅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处在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降幅更大,上半年下降8.7%。

   “随着一揽子计划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好的方向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介绍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他强调,尽管中央实施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但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形势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一揽子计划作用

  概括为“四个一”

   李晓超将一揽子计划的作用概括为“四个一”:“一个回升”,生产增速稳步回升。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其中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二季度比一季度加快了1.8个百分点。在工业行业中,60%以上的行业生产增长加快,在工业产品中近60%的产品生产在加快。

   “一个加快”,国内需求增长加快,扩大内需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和抓手。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比一季度加快4.7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而且内需增长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亮点,即商品房销售增长明显,汽车销售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1.7%和17.7%。

   “一个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李晓超将之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加大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的投资,为未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三,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推进节能减排。第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五,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个改善”,民生继续得到改善。

  不管通胀还是通缩

  都会伤害经济健康发展

   李晓超介绍,上半年在GDP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二是投资,即资本形成总额,它不完全是固定资产投资,还包括库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第三是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1%,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

   “价格与货币信贷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观察价格变化时,对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不能不引起注意。”李晓超在谈到今年的物价时表示。

   央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8.5%,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24.8%,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近7.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万亿元,为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150%。

   李晓超强调,既要关注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也要注意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既要看到眼前变化的现象,也要看到未来可能的走势。

   首先要看到眼下价格仍处在下降的现实,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的增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今年二季度,钢铁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73.1%,铝冶金为65.7%,铁合金为70.4%。同时,要看到今年夏粮已连续六年增产。价格往往是和粮食的供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也不能忽视影响未来价格上涨的因素,货币信贷供应增长较快。外部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我国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价格的变化,要更多地给予关注,要冷静观察,抓住当前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李晓超强调。

   “通胀不是我们需要的,通缩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们都会伤害经济健康发展,我们所希望的是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价格。”李晓超说。

   李晓超称,以上情况说明中央实施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是正确的、及时的和有效的。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对这些问题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形势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