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面危机

  潇秋/文

  本轮危机的直接损失就达数万亿美元,金融资产缩水也达数十万亿美元,不少家庭陷入困境之中。但危机也是调节器,使经济运行机制更合理。人类战胜危机后,换来经济再生,开启新一轮繁荣。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本次全球金融危机,是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场国际金融大危机,也是近百年以来的一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眼下看,经过各国政府前一时期的联手救市,这场金融危机似乎正渐行渐远,但其触发的经济危机却依然影响着人类。也就是说,实体经济的困难期还远没有过去。

  当然,不同国家、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场,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会有不同的结论,这也很正常。

  但有一种观点特别需要我们正视:把这场危机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体制性失败,看作是市场经济的机制性失败,这实际上完全站在意识形态角度来看问题,恐怕很不全面,也不尽正确,结果也是有害的。

  其原因在于,这场危机的爆发和发展,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也并不完全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这既有体制性、机制性因素,也有人思想认识能力落后于实践发展的因素,更有政府管理中的政策性缺陷因素。归根结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次很正常的失误,就像以往曾经多次出现过的危机一样,它是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客观规律对人类认识与实践失误的一次惩罚。

  换句话说,这场危机,更多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存在失误,在行动上违背了规律的基本要求。只要存在这种失误,不管是何种经济制度,最终都会引发危机。

  同样,这场危机,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社会生产、技术进步、政策实施等多个环节发生紊乱的结果,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客观反映。

  如果我们看不到引发危机的多重根源,就会犯下不该犯的错误,就可能导致怀疑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正确性,动摇我们继续改革开放的信心与决心,使我们错失改革良机,耽误发展大计。

  事实上,我们也已经看到了这种危险倾向的苗头,典型观点之一就是认为市场经济不如计划经济,如果是计划经济,就不会发生危机,就可以避免危机。其实,这一结论是经不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

  殊不知,在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就因为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多次决策失误,造成了多次经济社会危机。也正因为计划经济,才使得经济发展迟缓,经济效率低下,经济活力不足。事实已经证明:恰恰是市场经济,才给今日的中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

  可以预期,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存在商品生产与交换,就必然会出现新的危机,这不仅是人的认识具有相对局限性必然产生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变动规律必然带来的结果。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性中不断前进的,也是在不断战胜危机中不断进步的。

  当今世界,来自金融领域的危机最多。远的不说,近的就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随后的俄罗斯、阿根廷金融危机,以及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尽管起因不完全相同,但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银行支付系统出了障碍,难以进行正常的信贷业务。结果,不仅本国经济出现危机,币值大幅波动,危及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还冲击了世界经济,使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恐慌,抢购和挤兑风潮盛行,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巨大,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除金融危机外,石油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价格剧烈波动(暴涨或暴跌),都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上世纪两次石油危机,曾使发达国家的经济严重受阻,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动荡。由于石油价格更多是暴涨,伴生了全球性通胀,由此带来了经济衰退。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再现大波动,同样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只是在前两次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的应对措施和经济结构都有了改进,其危机的影响程度才有所减轻。

  至于股市风波,与金融危机往往结伴同行,其危害性也同样不可小视。只是股市破灭,受伤的更多是投资者。当然,也影响消费者,只是比较短暂,采取措施后,经济基本面尚可支撑。当然,若出现股灾,则必然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危机具有双重性,既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破坏性的灾难,也会给人类社会提供构造新的生机的条件。对本次危机的破坏性,人们已深有感触,直接损失就达数万亿美元,还带来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缩水,不少家庭陷入困境之中。但对本次危机的调节性,人们似乎还重视不够。即,危机在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同时,也孕育着对现存经济格局的调整机会,给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危机是调节器,能够调节经济发展,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纠正前期失误,使得经济运行机制更理性。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战胜危机之后,换来经济再生,是又一轮繁荣期的开始。可以想象,经济危机是人类犯了错误,而爆发危机就是一种纠错,来避免人类犯更大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带给人类的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可以起到清醒剂作用,警醒尚处于错误状态的人们,从错误的轨道上回归正道,从而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

  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教训了人类,使人们变得更聪明,学会避免再犯同样错误的本领,并带给后来人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然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类实践难以不犯错:在纠正旧错误的同时,也可能出现新的错误。特别是有些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更大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更大风险。这种风险累积到一定阶段,就可能转变为一场新的危机。这也就是危机不断的根源所在。

  现在,国际金融活动中的新服务和新品种,伴随技术进步与创新而层出不穷,仅仅金融衍生产品价值就超过数十万亿美元。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必然带给人类新的挑战,应对不当就要犯错,而犯错就要爆发危机,这是客观规律。眼下这场大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对待金融创新和其他虚拟经济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创新,也不能高枕无忧,放松监管,而应当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经济活动中,要学会少犯甚至不犯错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而一旦危机来临,又不要惊慌失措,并牢牢把握危机创造的机遇,争取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变被动为主动。

  就中国来说,面对危机带来的困难,固然需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更要把握危机孕育的机遇,切实解决自身的一些软肋,以夯实发展基础,为危机过后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条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