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胀离我们有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4日 04:1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华安财产保险资产管理中心 吴双

  本次危机之后,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均采取了“零利率”政策,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致使全球的货币供应量增速都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货币增速的加快引起了投资者对未来通胀上升的强烈预期。

  通胀预期会否真实发生

  通胀预期如此强烈,是否就意味着真实通胀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人们的通胀预期来自于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货币供应量激增、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等因素的正常担心,但这些因素所发生的变化只是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正常化过程的一部分。我们不否认这些因素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现阶段,经济复苏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些因素还不太可能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通货膨胀局面。

  从理论上讲,货币因素对CPI、PPI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货币的扩张导致了需求的增加,并且超过了总供给,因而推动CPI的上涨。而目前条件下,我国产能过剩的情况还没有完全解决,面对国际经济衰退引起的出口下降,外部需求迅速缩小,即使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激发国内需求,也还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供大于求的情况。换句话说,短期内由于供不应求引发CPI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一方面,如果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引发通胀,各国政府必然会调整货币政策,缓解通胀预期给经济复苏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历史数据来看,M1同比增速曾几度达到现在的峰值水平,但仅在07-08年才使得CPI数据达到较高水平。这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是会促进CPI、PPI数据的上升,而不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在经济繁荣时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才会促成通胀的形成。而现在仍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帮助经济得以恢复,并不会直接导致通胀。

  而且,从今年5月份的最新数据来看,货币供应量增速也开始逐渐稳定。由于财政存款增加,未来信贷规模的下降,M2增速开始出现拐点。相信随着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M1的拐点也将在稍后出现。

  通胀停留在预期阶段

  现在通胀还仅仅停留在预期阶段。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和实体经济需求仍相对较弱并存,市场开始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已经促使国债收益率上升,这将推高贷款利率,抑制信贷和消费,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乐观预期向下得到修正。也就是说,通胀预期本身会对实体经济的通胀形成一个负反馈的作用,因此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目前尚不具备持续性。

  而且,此次通胀预期所带来的美国国债收益率如果持续攀升,将直接影响到美国信贷的恢复,进而影响美国乃至全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这也将影响到中国出口的恢复。

  为了应对此次经济危机,各国政府增加货币供应量支持经济复苏,自然不会放任经济在尚未完全复苏时在货币的推动下走向另一个极端——通胀。当他们发现增加的货币并没有流到实体经济,而是推高了资本市场价格时,必然会调整货币政策,不再继续释放流动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