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国资整合三大路径浮现

  ⊙本报实习记者 郭成林

  随着上海国资整合大跨步推进,资本市场渐成风起云涌之势。据相关规划,上海的国资整合将涉及46家大型国资企业,140家本地上市公司,约2000亿元拟注入的国有资产,打开了资本市场广阔的想像空间。做强本业、变更主业与合并同业三种整合路径逐步浮现,而定向增发与资产置换则成为主要的整合手段。

  第一,做强本业。此类模式是集团母公司将优质资产注入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都相对较小的上市公司,做强做大经营本业。2009年7月1日,上海建工停牌静待大股东建工集团筹划重组。上海汽车的整合方案也体现了这一思路。上汽集团将公司主业明确为汽车的整车制造,并将与之相关的资产如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汽车等注入其中,同时将非核心零部件资产剥离给集团。

  此外,市场人士认为,上海地产整合旗下的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上海城建整合隧道股份,上海交运整合交运股份,华虹集团整合上海贝岭,兰生集团整合兰生股份等重组规划也有望提上日程。

  第二,变更主业。面对经营情况不太好的上市公司,上海国资选择先行剥离资产、腾出净壳后再将其他优质资产注入。整合完成后,公司已脱胎换骨,并变更了主业。巴士股份就是典型代表。2009年6月1日,巴士股份更名华域汽车。巴士股份原是上海久事的上市子公司,主营出租车及公交业务,但盈利情况一直不理想。而上海久事把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小但盈利性较强的出租车业务剥离给其另一家上市子公司强生控股;同时将巴士股份和强生控股的盈利能力低、具有公益属性的地面公交资产划到集团层面,退出资本市场。待公司成为净壳后,通过资产置换注入上汽集团的零部件资产,顺利变身为生产零部件的汽车股。

  同月23日,上海金陵董事长也在股东大会上透露将加速退出制造业并谋求置换母公司仪电集团优质的物业资产。这对于仪电集团而言,或是其整合旗下5家上市公司及2家托管公司的起步信号。

  第三,合并同业。对于集团下多家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上海国资的整合模式将以合并为主,简化产业布局,打造规模优势。以光明集团为例,通过把相同的产业合并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打造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完整食品产业链,形成了覆盖上游原料资源、中间生产加工、下游流通渠道的格局。目前,该集团旗下4家上市公司的重组已经基本完成。

  而上实系医药资产与“东上”两航各自的整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此外,百联集团旗下4家百货超市公司、锦江国际旗下4家酒店物流公司、华谊集团旗下3家化工公司等,未来都有进行合并整合的预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