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回资源和资产

  潘向东/文

  近期美元一改一年来的强走势,不断创出新低:6月11日,英镑兑美元1.6617,达到6个月以来的新高,此前的6月2日,欧元兑美元突破了1.43的大关,达到1.4330,美元指数突破了80大关,触及了5个月以来的低位,达到78.334。美元的持续走低,导致近期大宗商品出现了不断攀升,纽约轻原油价格也由年初的37多美元上涨到当前的66美元左右。

  美元短期内出现快速贬值,理由主要是来自两方面:其一,据《纽约时报》2009年5月20日署名为杰克。海利的报道,受控制美元汇率和恢复信贷市场的双重压力影响,美联储将讨论增加购买国债及抵押贷款担保证券以补充市场的流动性,美联储已经在3月20日承诺购买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担保债券和剥离银行1万亿美元“有毒资产”,若再次增加购买量,这对美国外汇市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其二,由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均通过“定量放松”来刺激国内萎靡的金融市场,使金融危机慢慢远去,这将重新激活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就是全球“去杠杆化”已经结束,以前的避险资金将重新寻找出路。

  美联储启动“定量放松”来挽救流动性缺失的信贷市场,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增强全球其他经济对美国国债的信心。本来这两项措施应该提振美元,但事实恰恰相反,其结果却是未来一至两年内我们将要接受弱美元的现实,理由:其一,这会导致短期内美元的供给急剧增加;其二,美国流动性的改善,提振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风险担忧的减少,避险资金的流入就会减少,同时,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就抛售美元资产,转而买入其他资产;其三,也是最为主要的,美国再次增加货币的投放量,说明美国想通过投放货币的方式来提振经济,刺激国内的信贷市场,已经与第一次通过投放货币来挽救金融市场完全不同,这将是美国经济在未来一至两年内再次回到依靠消费拉动增长的老路,这将导致美元再次走弱。

  由于供给面的增加导致美元的贬值趋势仅仅是短期,因为就全球而言,经济的急速衰退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其他的经济体同样面临经济的衰退,就“定量放松”而言,不仅美国面临“定量放松”的压力,其他的经济体也同样面临“定量放松”的压力。例如英国和欧元区,其经济的复苏比美国将更加迟缓,其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在不断增加,东欧国家也面临与日俱增的财政压力。要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国家也效仿了美联储:进一步降低利率,启动“定量放松”。因此,现在全球面临的不再是美元的“定量放松”,而是全球主要货币的“定量放松”。

  美国和欧元区都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当前流动性的不足。由于他们的影响力,必将激活全球的货币流动性,从而“定量放松”的启动使得“去杠杆化”的趋势逐步终止,也即美元从其他经济体中撤离的步伐逐步停止,全球的金融市场逐步企稳。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都进行了货币的增发,当前的全球货币体系并没有受到冲击,但在金融系统已经企稳的情况下,美国进一步通过“定量放松”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对美元产生的冲击就不再是短期的1-2个月,而是1-2年的影响。因为,这说明美联储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刺激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美国消费的复苏必然会带来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同时也将带动全球其他经济的快速走出低谷,例如欧元区、日本和中国,这些经济体的复苏更多地依赖于制造业的恢复,而要他们的制造业复苏只能依赖于美国消费的复苏。其他经济体的快速复苏和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都将导致美元的低迷。

  由于美国经过一轮“过度的消费”,此时已经是“国贫民穷”,经济的重新发动只能依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在新能源政策和高科技政策的引导下,美国经济步入依靠科学技术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轨道。但由于美国政府短期摆脱通缩的愿望强烈,导致美国再次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激活国内的消费市场,这种方式只能激发美国消费的短期回升,这种回升并不能持续,因为美国当前的储蓄率和国民收入状况难以支持美国消费的持续回升。

  而且这种短视的、急于想摆脱困境的操作,其负面作用不可低估,它会给经济体带来“滞胀”。因为在全球面临经济衰退的时候,发达国家货币当局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去杠杆化”带来的流动性不足,面临的是全球在吸收它们增发的货币。这么大量的投放货币,未来全球经济一旦开始步入复苏,金融市场重新被激活,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面对通货膨胀,美国又将被迫启动加息进程,缩紧经济体的银根,这对刚有企稳迹象的消费而言必然又再次面临打击;一旦实体经济收缩,这又会遏制其货币的收缩力度,从而造成货币政策不断反复,使经济体演化成“滞胀”。因此,未来一至两年内美国经济面临的困局将会是过度依赖货币所带来的“滞胀”。

  综上分析,在美国再次准备进行“定量放松”时,可以预见美国经济未来1-2年的回升路线仍然依赖于国内的消费,寄望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来带动经济复苏,仍然是3年后的事情。这就导致未来1-2年全球将呈现弱美元和通胀,从而全球的货币又将重新追逐资源和资产。■

  (作者为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