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赖智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也经历了暴涨暴跌的过程,石油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比以往时候更加突出。石油作为“黑金”已经成为继主权货币后一种新的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
而对于国内石油公司而言,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无疑是影响其业绩的关键。据《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测算,在目前国家规定的成品油价位下,中石油最佳盈利区间是国际原油价在85~90美元/桶之间。
若油价高于盈利区间,一方面由于我国从2006年开始对石油企业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即暴利税,油价越高所征税款越多。另一方面,当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因受管制不能及时调整,导致石油企业炼油业务成本的增加。
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姜鑫民认为,今年下半年油价将回升至每桶60~80美元,这一价格区间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油价均衡价格,并将维持一到两年。
经济复苏期油价特殊性
对于影响国际油价和走势的因素,市场上普遍的观点是,美元走势决定未来油价,而流动性决定油价走势。因为原油以美元计价,因此美元汇率的变动,原油的表观价格要相应的调整,以体现资源价值不变,因此两者在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关系。
但有时并非如此。从历史数据看,油价和美元并不完全反向相关,尤其在经济复苏阶段。经济好转预期会代替好转影响油价,大宗商品价格是提前实体经济的。
中投证券分析师芮定坤认为,因为原油不全是货币和金融衍生品,供应受工业属性制约,勘探开采有不可控性;供应集中;不进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油田有6%~10%的自然减产率;油田的关闭成本和重置成本高,导致供应变动弹性小;这些都决定了油价受工业属性影响。
在他看来,如果美元升值,但由于投资不足,储量和供应出现问题,或经济增速超预期,需求增长,油价也会上涨,如果美元继续贬值,而需求进一步下降或OPEC 增加供应,油价也会下跌。“工业属性和基本面仍是影响油价的主要因素,尤其在经济复苏阶段。”
这意味着,在目前经济复苏期,如果美元贬值结束后,实体经济的好转预期能够明确,油价不会经历美元贬值结束后的大幅调整,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会从美元贬值接过推动油价上涨的接力棒。
下半年每桶50~80美元
对于下半年油价的走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姜鑫民表示,原油价格恢复到“生产国和消费国都能接受的水平”则是必然规律,每桶60~80美元的价格区间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油价均衡价格,并将维持一到两年时间。
中投证券分析师芮定坤认同这一判断。他认为,全球石油的总需求大幅下降,但由于最大的产油集团OPEC 大幅减产并较严格的执行,供给下降,供需差很小,这样整个供需处于弱平衡的状态,供需的变化是影响油价的关键。
从供给来看,结合对历次OPEC减产会议的分析,芮定坤认为,70~80美元/桶是OPEC 在“高价低产”和“高产低价”之间作出平衡选择的一个边际。而根据IMF 对各国财政预算和石油产出的估计,OPEC各国在不影响财政支出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油价底线在60 美元左右,因此只要低于60 美元,OPEC减产和执行的力度就比较严格,所以从长期来看,油价均价在60美元以上的可能性很大。
从需求方面看,美国和中国是石油消费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约占20%,中国约占10%。每年新增的石油需求中,中国去年占到75%,也就是说美国是最大的存量,中国是最大的增量。经济开始下滑时,存量会减少,所以这个时候应该主要看美国需求,但在预期经济复苏的时期,更关注的是最大的增量能否恢复,所以当前应当主要看中国需求。
而且自今年1月23日的一周开始,美国的战略库存总共增加了1890万桶,实际需求较差,短期内其需求不会有大的改善。与此相对的是,中国GDP增速对石油消费的拉动比美国和发达国家更大。
总体看,中国是一个高耗能的工业生产国,是世界工厂,或者说,整个全球产业链中高耗能的环节都放在了中国,比如说我们出口的家电、玩具、纺织产品甚至用作新能源材料的硅板,中间都含有高石油能耗。
中国经济好转和好转预期成为接下来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年下半年原油供需基本上仍将保持弱平衡,所以短期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的可能都不大。
芮定坤认为,下半年油价将在50~80美元的区间波动,全年均价在60美元/桶。但他也指出,由于是弱平衡,所以今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美元的变动,宏观经济的预期都会改变油价。
相比之下,他对明年的油价走势判断更确定,也更乐观,“需求的恢复加上非OPEC产量增长有限,2010年油价在60~90美元/桶之间波动是大概率事件,均价在70美元/桶。”
国泰君安分析师杨伟的预测更乐观。他认为,美国和中国的需求复苏是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背景,而美联储目前处于非常困难的决策境地,美元走强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美元将长期走弱。结合2007 年以来的经验,原油价格涨到90美元/桶,下游产品的价格转移能力不受影响,因此,他判断本轮油价上涨高点为9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