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投资者起诉渣打银行理财产品欺诈

  当地法院已开庭受理此案

  证券时报记者 孙 闻

  本报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渣打银行官司缠身。上海投资者起诉渣打银行理财产品涉嫌欺诈一案尚未完结,昨日又有成都投资者起诉渣打银行理财欺诈,将这家外资银行推到了法庭被告席上。

  昨天上午,成都锦江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成都投资者李女士起诉渣打银行案。据了解,李女士诉称渣打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终止与渣打银行的相关合同,同时要求渣打银行归还她用于投资的5万澳元、28万多元人民币本金,并赔偿约20万元的相应损失。

  据介绍,李女士于去年6月存入渣打银行5万澳元,用于投资理财产品“沪深300中国指数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之后又投入了约28万元人民币,购买渣打银行一款名为“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的理财产品。

  “刚开始的时候,渣打银行销售人员一个劲儿宣称他们是有150年历史的国际大银行,有专业的理财团队,投资肯定盈利。”李女士说。但很快她就接到了渣打银行的通知:她购买的理财产品已经发生了深度亏损。

  深感疑惑的李女士这才开始仔细了解购买理财产品的问题,并将渣打银行告上了法庭。她诉称,渣打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中存在欺诈。首先是没有充分提示风险,而只片面强调预期收益。“实际签字前,渣打银行并没有让我仔细研读产品风险,理财销售人员说签字也只是走个过场。”李女士说。

  李女士称,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在购买“沪深300中国指数挂钩可转换结构性投资”前,她并没有最终确认。在对产品介绍书仔细研读后她发现,该产品包含多种海外基金,而这被国内相关法规禁止。期间她曾要求停止该项投资,但渣打银行置之不理,导致深度亏损了15万元多。

  据了解,渣打银行昨日辩护称,该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符合相关规定,并且投资者都在相关协议上签字确认,该行投资不存在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渣打银行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向法庭提出要求非公开庭审,成都当地关注此事的媒体被挡在了门外。“他们的产品本来就是公开发行的,为什么现在开庭审理反而说涉及商业秘密不能见人了呢?”李女士对渣打银行的做法感到不解。

  今年4月份,上海投资者王女士已经率先起诉了渣打银行。据了解,惹祸的同样是这一名为“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的产品。王女士投资1000万元,遭受了300万元的投资亏损。王女士同样认为,渣打银行理财销售过程存在欺诈行为。

  此前,渣打银行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咨询时表示,自身并不存在违规行为,亏损是因为国际市场下跌。但从此起彼伏的起诉案例看起来,投资者并不会对这一说法满意。据了解,目前两个案件都正在审理过程中,尚未完结,渣打银行理财产品是否存在问题,证券时报将继续跟踪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