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本市场 山西经济发展强力推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8日 05:1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CFP图片

  山西,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自古以来,山西人就凭借商业上的独特理念和非凡才能,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山西票号这一现代银行业雏形的出现,则标志着晋商们已开始不自觉地进入金融领域,他们的经营活动也由此提升到一个全新高度,山西也因此成为当时全国的金融中心。

  今天,山西企业家们将晋商传统智慧与现代经济理论相融合,又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开创出一番新天地,为推动山西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当政府切实转变职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力投入到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洪流中来,人们有理由相信,山西人续写辉煌,建设中西部资本市场强省的目标将不会是梦想。

  □本报记者 曹铁 李阳丹 太原报道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资本市场2009-2015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两个重要文件,这既是对全省20年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全面总结,也是对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全面部署。

  回首过去,山西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对推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促进全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山西省要改变目前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促进全省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资本市场仍然是最佳选择。

  为山西经济注入活力

  从1988年大同证券经纪有限公司成立和1994年1月6日山西汾酒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山西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稳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为山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山西拥有山西证券和大同证券两家证券公司,27家A股上市公司,累计融资644.98亿元,总市值达到2387.37亿元,占全省GDP的34.1%;山西企业通过债券融资累计达到359.6亿元;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100亿元;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旗下有5只证券投资基金,发行总规模68亿份;全省有期货经纪公司5家,2008年代理交易额高达2.93万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07%。

  资本市场对山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配置,而正是这一点吸引着山西企业积极实行改制重组,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

  10多年来,尽管困难重重,但山西几大支柱产业煤炭、炼焦、冶金、化工、机械、水泥、电力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几乎都进行了改制重组,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并实现上市融资。

  据统计,到2006年,全省34家重点企业全部实现了公司化改造,其中17家成功上市。

  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山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基本完成,山西经济也因此充满活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资本市场为山西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许多国有企业通过上市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也因此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山西证监局局长申志杰这样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山西是产煤大省,但1998年以前,当电力、化工、冶金、炼焦等其他行业企业纷纷改制上市时,山西煤炭行业却还没有上市公司。山西煤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由此可见一斑。

  1998年,晋城市属煤炭企业兰花科创(600123)率先登陆资本市场,为山西煤炭企业改制上市打响了第一炮。兰花科创董事长贺贵元此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上市之初的兰花就像捆在一个袋子里的土豆,互不关联,各不负责。但上市后,为了使公司运作与监管要求相适应,兰花逐步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结构,成为一个规范运作的现代企业集团,为以后的超常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

  兰花科创的成功对山西国有煤炭企业改革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此后,山西五大煤炭集团中的西山煤电、国阳新能、大同煤业和潞安环能先后改制上市。晋煤虽还未上市,但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最有可能成为山西首家一步到位完成整体上市的煤炭企业。

  当资本市场的魅力逐步显现出来后,山西国有企业迸发出来前所未有的上市热情。1997年到2000年,短短4年时间里,山西共有1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成功改制上市,这其中既有太钢、太化、太重这些老牌大型国有企业,也有煤气化、漳泽电力、大同水泥、南风化工、山西三维等中型企业。

  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尝到了甜头,山西民营企业也开始跃跃欲试。安泰集团正是山西民营企业第一个吃螃蟹者并大获成功。2003年2月12日,安泰集团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此前,其总股本仅有1.6亿股,总资产不到6亿元,而到2008年年底,其总股本已超过8亿股,总资产突破50亿元,焦炭产能近30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上市后短短6年时间,公司就成长为我国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之一。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08年,山西27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39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30%。上市公司在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为山西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过于依赖煤炭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太大,是制约山西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就成为山西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解决之一问题的过程中,山西决策者们又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山西省资本市场发展办公室主任王华告诉记者,山西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实现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化。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二是实现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类产业的发展壮大。

  而由于历史原因,山西多年以来形成了以煤、焦、冶、化为支柱的产业结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民营企业发展相对落后,这无疑影响了山西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

  截至2008年底,山西27家上市公司中,真正的民营企业只有安泰集团、美锦能源、太原刚玉和ST天龙4家,其总股本之和不到15亿股,总资产则仅80亿元,占山西上市公司总股本和总资产的比例均不足10%。

  为此,山西省2006年出台的《省属国有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对于中小型国有企业,要停止对国有资本的增量投入,进行收缩和限制,要通过兼并、租赁、承包、转让、拍卖等多种形式,将其彻底推向市场,最终将国有资本全部退出。

  《意见》也明确要求,要大力发挥资本市场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作用,推动煤、焦、冶、化、电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类企业尽快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努力改变全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矛盾突出的问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