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什么在阻碍中小企业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7日 02:31  中国证券网

  

什么在阻碍

  中小企业发展?

  据《UPS亚洲商业监察》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中小企业仍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至少在其他亚洲国家的中小企业主看来是这样的:65%的亚洲地区受访中小企业认为中国大陆中小企业将继续在地区内保持竞争优势,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这个结果虽然貌似乐观,但要让中国的中小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可不是他们说了算的。缺少融资通道、银行贷款门槛过高、国家政策扶植有限、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是阻碍这一群体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这个群体对GDP和社会经济的贡献令我们不得不重视且正视它们的生存状况与解决路径。

  ⊙本报记者 王颖

  尽管从去年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表示,将从信贷、财税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后,银行系统已纷纷表示将从信贷方面对中小企业予以倾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但具体实施情况却未令中小企业的融资境况有明显改善,多半停留在纸面。不单如此,由于缺少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亦是阻碍这一群体发展的重要原因。

  6月11日,UPS发布最新的2009年《UPS亚洲商业监察》(Asia Business Monitor, ABM)调研报告。此报告系为UPS在2009年1月8日至2009年2月27日期间,通过独立市场研究机构TNS调查公司采访1,200位中小企业决策者所得出。

  其中对中国大陆中小企业的调查显示,81%的受访中国中小企业将缺乏创新意识视作有碍竞争力的最大因素,而78%的受访企业认为获得资金与运营资本是阻碍企业竞争力的第二大因素。另有93%的中国大陆中小企业认为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最需要关注如何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资本、融资、贷款。

  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对本报记者说:“为了在经济衰退中寻求生机并保持自身竞争力,中国中小企业除了呼吁政府支持外,也需要在经济低迷期中积极寻求机遇。他们应采取‘两调整两促进’战略,换言之,即中小企业应首先调整商业战略和收入来源,与此同时促进技术创新并提高综合竞争力。”

  虽然陈乃醒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如何提高忧心,而《UPS亚洲商业监察》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中小企业仍保持强劲的竞争力,至少在其他亚洲国家的中小企业主看来是这样的:65%的亚洲地区受访中小企业认为中国大陆中小企业将继续在地区内保持竞争优势,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

  这个结果虽然貌似乐观,但要让中国的中小企业保持竞争优势,陈乃醒认为,虽然不需要政府直接扶持,但至少需要在政策方面有明示。据统计,全国6000万家左右的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提供了75%左右的就业机会,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税收入。而由于去年货币政策一再收紧,大量中小企业资金链严重吃紧,导致不少中小企业倒闭。根据人民日报报道,一项调查显示,80%的中小企业认为近年来的融资环境没有变化或趋于恶化。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财政扶持。调查显示,中小企业首选自有资金,其次是银行贷款,仅有2.38%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在财政扶持方面,中国虽然先后建立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市场开拓基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但由于各项基金的金额有限,并条件很多,能够得到财政扶持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少。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出席“2009陆家嘴论坛”时指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当改变原有体制,不断创新。而在银行之外,政府也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他具体指出,首先要给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在营业税上给予进一步的减免。马蔚华解释:“中小企业确实成本高,给大企业十个亿,给小企业一百万可能比例差不多,但收益完全不同。”

  不单是成本问题,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之所以不热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信用问题。

  针对这一点,马蔚华建议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分担机制。比如由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一个风险基金,如果中小企业真的出现问题,当地政府可以替银行分担一点。但这须是对中小企业有明显扶持意愿的地方政府才可能同意的举措,比如江浙一带中小企业发展旺盛的地区。

  在信用担保方面,中国或可借鉴日本经验:日本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主要依靠全国52个地方信用保证协会,这些协会由民间贷款担保机构组成。除此之外,政府为了进一步提高贷款担保能力,还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担保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对担保协会进行再担保,这种地方担保和政府再担保的双重融资担保模式,极大地增强了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同时也对资金的运作和中小企业的信用起到了监督作用。

  而陈乃醒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最重要还是融资渠道太少,事实上,如果民间融资渠道畅通,中小企业也不需要仅靠银行一个渠道,银行的贷款门槛不是为中小企业设置的,对于创业之初的小企业更是这样。”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通常情况下,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都是共同发展。民间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和其他负债业务,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投资或者发行债券,这两者在市场中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前者则是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