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吕俊 如履薄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6日 05:1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吕俊 原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中国优势基金经理,2007年11月转投私募,创办上海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在任公募基金经理期间,其管理的基金多次被评为“开放式股票型金牛基金”。变身私募后,去年获“2008年度最佳私募基金管理人新锐奖”。

  □本报记者 姚婧

  初夏的上海,如这半年的股市,越来越热。在浦东世纪公园旁的民生路上,聚集了不少私募基金,这里被称作私募一条街。经过08年的熊市和09年的小幅反弹,一些私募基金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吕俊正是其中之一。

  他依旧戴一副无边眼镜,着一件白色衬衣,儒雅沉着,但正如其创办的公司名“从容”一样,言谈间,他似乎更多了几分自在和淡定。

  并购套利成就08年经典

  一年多来,吕俊的从容投资公司已发行了9只信托产品。其中,“从容”一期、二期、三期在单边下跌的08年获得了不菲业绩,整体平均只亏损了7%,远远低于同期大盘和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跌幅水平。

  “除了仓位低至零以外,去年对我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成功布局攀钢系的并购套利。”这是吕俊在08年最为满意的一件事。

  去年底,“攀钢系”发布公告宣布重组申请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由于停牌前的“攀钢系”旗下攀钢钢钒攀渝钛业长城股份三家公司的股价均远远低于换股价格,产生了相当大的套利空间,尤其是四季度钢钒权证一度大涨,早早重仓其中的吕俊因此收益颇丰,这一操作将其管理的信托产品的净值拉升了7个百分点。而当时却没有一家基金超比例(持有权证数量达到或超过可流通数量5%)持有该权证,反倒是在其一度下跌逾30%的三季度,一些曾经重仓持有的基金不堪亏损而夺路狂奔,导致净值甚至下跌了10%以上。

  “做投资,风险控制永远排在第一位。”吕俊说,风险控制并不等于止损,到了“止损”这一地步已经晚了,而是要未雨绸缪,事先做好防范,从行业研究、选股等开始贯穿整个流程。他引用了巴菲特的那句名言:成功投资的第一要诀是不要亏钱,第二要诀是永远不要忘了第一条。但在这个混沌的市场中,这句话却远远不如巴菲特关于价值投资的言论被引用得广泛。

  上海鑫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迈克吴曾经大肆批判“中巴”(号称“中国巴菲特”的私募)在实际操作上是“机械价值派”,发行信托只是像资金寄生虫一样赚取客户管理费。但对于吕俊,却有着较为中肯的评价:“我是按业绩评分,拿事实和数据说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吕俊是弹性很好的职业经理人,选股和选板块能力较强。”

  他把吕俊归于堪执牛耳的私募基金“五壮士”之一,其余四位分别是博颐的徐大成、星石的江晖、武当的田荣华和民森的蔡明。“在08年熊市中净值不能跌破20%,这是对一只私募基金风险控制能力和常识判断的底线。他们五人代表的公司,我认为在未来具备越做越大和在中国市场上运作对冲基金的能力。”

  而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评级机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虽然吕俊的产品在今年表现不算最突出,但是如果让我选择,我会买他的。”他说,如果一只产品跌了40%后来反弹了50%,而另一只跌了15%后来反弹了30%,大家肯定都愿意“表扬”前面那只基金,而实际上后一只基金才更稳健更值得投资。

  目前从容的客户中有不少都是以前吕俊在公募时期的基金投资人,吴女士正是其中之一,她在去年认购了从容优势一期。“一年多来30%的收益,我很开心也很满意了,毕竟去年这样的市场,它最差的时候也才跌了15%,而我的指数基金已经亏得一塌糊涂了!”

  吴女士以前买过上投摩根的中国优势,算得上是吕俊的“铁杆”投资人了。“因为投资基金也好,信托产品也好,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管理人,既然我不是专业投资者,那么市场不好的时候他做得不好我肯定做得更不好。”

  发挥个人价值的人生足迹

  彼得·林奇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行业太热门了,竞争者拼命进入,竞争就会激烈到谁也赚不到钱。这一投资理念,吕俊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贯穿到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中。

  1995年,吕俊从武汉大学毕业,放弃了招商银行年薪十万的工作机会,进入武汉证券交易中心,开始了自己热爱的证券投资生涯。“当初之所以放弃高薪的机会,是因为不想做大机器上的螺丝钉,希望能规避密集竞争,发挥个人价值。做投资,最能发挥个人价值,所以我选择了它。”

  此后,吕俊转战平安证券,2001年被国泰基金看中,扎扎实实地在有色等几个行业做起了上市公司研究,而在他担任基金金盛基金经理之后,这只基金的业绩迅速上升,很快跃居同类基金前列。接手国泰金鹰基金后,又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金鹰提升成五星基金。到了上投摩根时期,吕俊所管理的中国优势基金多次获得金牛基金称号,成为公司投资领域名副其实的“灵魂人物”。

  2007年底,吕俊离开上投摩根,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事实上,公司早在2007年11月6日就已成立,在那个全民看多的年代,加上其个人的号召力,资金募集绝对不成问题。但吕俊认为在4000点以上是无法投资的,所以一直到08年3月份才推出第一只产品。

  从公募到私募,吕俊已经适应了环境的变化,他感叹道:“工作以来,终于有了自己的一间办公室!”其实,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张办公桌,除了电脑显示屏,桌上散乱地放着各大财经类报纸。隔壁就是交易室,中间以玻璃隔开,直接打电话就能指令交易员下单。

  吕俊说自己从来不会因为投资而睡不着觉,他总结自己最大的特点是独立思考。“太多人混淆故事和现实,我们必须学会去质疑公众的一致判断。”

  他举了去年投资房地产板块的例子。08年他的研究团队调查发现,每年有1500万人涌入大城市,房地产存在刚性需求,此外老百姓的购买负担能力上升了30%,首付下降而利率又降低。调查研究的结果使得他们当时作出了一个与市场观点相反的判断,“我觉得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房地产不行了,干脆就别投资了,把钱直接存银行得了。”吕俊笃定地说。

  面对这一波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不断向上的行情,吕俊认为,现在的市场既不是熊市,也不是牛市,只能说短期没有继续向下的风险。因为牛市的基础是业绩,但我们没有看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政府的投资只能算打针治疗。如果未来企业业绩能逐步好转,股市就会比较稳定,因此投资者对今年的市场回报不能有过高的预期。

  近期,基金专户理财“一对多”正式开闸,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对此吕俊并不担心。他把市场比作森林,有大树、有小草、有灌木的生态系统才算完整。相反,他的“担忧”不在现在而在未来,“我非常担心的一点是,将来如果有别的私募短期内业绩做得很好,我们求的是稳健,但互相比较不可避免,结果会不会导致我们风格的偏离?很担心!我还是希望能跟自己比较,尽量不栽跟头。”

  提前撤退 不涉险境

  曾跟吕俊一起共事的朋友给出了这样两个评语:严谨、精确。的确,面对市场,吕俊十分谨慎,言语间经常出现的词便是“证据”。

  “主题投资,必须用证据来证明是真实的,即使是讲故事,到一定时间也要证明它不是假的。如果庄家说完了一个故事,又开始说另一个故事,那么最好不要相信他。”

  “现在投资者已经不能再往新能源里砸钱了,而是到了等证据的阶段了,后续的行业发展需要证据的支持,比如锂电池汽车,每年有多少这样的汽车上路,太阳能利用率有多少等等,三五年后谁能在市场里生存下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吕俊说话不紧不慢,偶尔还会沉思一下再开口,他始终对市场保持着谦逊、敬畏的心态。回顾一年多来的私募生涯,他只给自己打了80分,“最关键的还是风险控制,寻求绝对回报的前提是避险,我希望自己在接下来一年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采访中,吕俊多次强调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在投资上则始终希望自己能先人一步,“先发现,先介入,先退出。我不会去追逐蝇头小利,也不会去捕捉难以确定的‘机会’。尤其是当投资标的运行一段时间,超出价值区间,接近价格顶点之际,一定要提前退出,不涉险境。”

  一直以来吕俊都很有如履薄冰的感觉,他反对傲慢主观地定义市场本身的对错,认为资金推动型和价值挖掘型投资将长期共存,市场不会单纯的由一个投资理念把持。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被异化了的价值投资理念,短期投资者的理念有些迷茫,大家否定了一些东西就要去寻找另一些依托和信仰,像主题投资、趋势投资现在普遍受到欢迎就是反映了这种心态。” 吕俊说。

  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动态价值投资者,“真正的价值投资是以价值为准绳,而不是以时间为准绳的。一个企业的价值是在不断变化的,当价值低估的时候就可以买入,价值投资绝不等于长期持股不动。”

  从2002年的TCL开始,吕俊每年都能发现一只“大牛股”,“投资的乐趣就在于证实自己的判断。我相信这个世界是不可知的,未知的领域比我们已知的要大得多,而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始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过于迷信传统的观点和判断,尤其不要草率地对某个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事情下结论。”

  在公司的网站上,对于“从容”一词,有这样一段释义:“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急促者,气尽也,从容者,气初也。”具体到投资,吕俊归结了十六个字:价值为本,从容投资,顺势而为,绝对回报。也许正是因为从本源上真正渗透、领悟了“从容”的精髓,吕俊才如此偏爱这两个字。

  “我们唯有稳一点,慢一点,才能在市场里走得更久,更远” ,这是吕俊的信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