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以此作为2009年至201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业内人士指出,《规划》的提出,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据了解,《规划》明确提出,汽车、钢铁等产业发展所需的装备要实现自主化,并将这一问题摆到重要位置。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指出,“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购买装备的资金总额达到1600亿元,“十一五”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然而这些设备中约有70%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汽车企业投资和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装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规划》中,专门针对汽车产业提出,要重点提高汽车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张小虞认为,提高汽车产业装备水平和自主化程度,对于更好地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如此,张小虞还告诉记者,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确定为科技重大专项后,《规划》又将其列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而这一重大专项的重点服务对象之一正是汽车产业,由此可见国家对汽车行业的重视。
事实上,在《规划》出台前,汽车产业装备发展的滞后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200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手国内40余家汽车制造企业、机床制造企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成立了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目的就是提高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张小虞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从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其标志之一就是用中国自己制造的装备生产中国自己的汽车。装备制造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振兴装备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水平,是从基础上强大汽车产业。(于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