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7日 19:58  《理财周刊》

  盛羽

  孙子曰: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君子不立危墙下。这是当前市场最恰当的警示之语。4月14日深交所发出了谨防各类概念炒作“美梦成真”的风险警示公告。4月16日,银监会会议决定调查信贷投向。两条信息都构成了对股市的短期利空。回眸看看我们的股市,已有太多的股票(尤其是中小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翻了3倍甚至更多。在市场整体获利如此充沛的背景下,我们还能将上述两点利空置若罔闻吗?尽管笔者对中长期走势依然坚定看好,但当前一次较大级别的调整已经展开。当且仅当要做的是避险。本文仅从技术角度对上述的观点做些阐述。

  图1是去年6月至今的行情K线结构演示图。图中的A、B、C是3个成交密集堆积的箱体,图中的均线为中期60日线和中远期120日线,图中的P线为1664点起升至今的最原始上升趋势线,Q线是1814点和2037点连接成的变轨后的上升趋势线。

  首先我们从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分析起。我们将结构分析的原点选择在2037点。由图可见,2037点起升的行情,五浪结构清晰而完整,至2579点全部完成了这一波段的上行结构。

  结构分析提示我们:至此进入调整是技术上的必然,合情合理。那么,为什么市场会选择2579点这一空间位置进入调整呢?不妨让我们来作一条6124和5522点连接而成的下压原始趋势线,这条线刚好在目前位置的上方。这条线的阻力不容置疑。首次相遇回档是正常的。再换个角度观察:图示的A箱体是去年6-8月留下的堆量横盘箱体(约2.6万亿元),而市场自1664点至今已上攻了915点,在长途奔袭攻关拔寨并涨了54%后,遇到了A箱体巨量堆积筹码形成的阻力的阻击,攻势嘎然而止就易于理解了。切不可忘,资本是逐利而来的,并非是套牢股民的解放军。

  分析至此,我们得出市场在此进入调整是必然的、合理的。但是,市场可能的调整幅度和时间情况又如何呢?

  本次调整究竟是对2037点还是1814点甚至是1664点进行调整,笔者并不想匆忙做出结论。因为实战操作和分析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永恒不变的是个“变”字。

  事实上,结构的演变会随着后续走势的延伸,越来越清晰地告诉我们。因此,笔者先从市场的筹码分布情况来探讨现实存在的支撑点,并用其他的分析手段来与之交叉,相互交叉点是实战较有意义的技术节点。同样,图示了B和C两个堆量箱体,B筹码最密集中心点约为1990点。即2000点一线存在着坚强的支持力,而B的上沿2100点就存在着事实上的支撑。这是我们从筹码分布看到的一道磐石般坚固的支撑带。市场再残酷的调整可能也很难逾越这条支撑线。C筹码最密集中心点约在2250一线,其上沿在2402点。

  由于市场存在4月10日2392点打出了一个跳空缺口,因此市场在2380-2402点一线就开始有了较微弱的支撑力。而向下支撑力逐渐加大,2250点有着很坚固的支撑力。同样,我们也换个角度观察,60日均线正在2280点一线,而图示的Q趋势线与之基本吻合,因此,两种技术分析交叉我们得出:在2250-2300一线市场存在着坚固的支撑防线。这是本次调整可能要去的首要目标。一旦到此,回调中的反弹可以预期。

  我们认为,C的2250-2300是调整的首要目标,如果有相应的利空因素支持,不排除市场会在反复后考验B的2000-2100点的支撑力度。笔者还补充一点:120日线目前正在2092点,而图示的P趋势线也与120日线相近。这更说明了2000-2100点位置的支撑是多重技术位置的交汇节点。这一带是笔者认为的铜墙铁壁。一旦有机会运行至此,切记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和战术俱佳的买点。

  目前,市场依托原始趋势线仍在稳健前进,中期均线已拐头上行,大形态良好,牛市的雏形已现。但年线仍在下行,如果市场在较窄区间内横盘,该线有望在2个多月后拐头向上。

  我们知道,牛市的标志和特征是短中长期均线都正向排列。因此为了行情的长期向好,对年线与其他均线的关系整理是必须的。因此目前的调整完全是技术上的必然,同时也是极其有利于市场走出熊市。因此,调整不会很快结束。

  综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1、从中期均线已经整理完毕和原始上升趋势线健康上行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中长期走势坚定看多。2、短期而言,下跌是技术上的必然,这一趋势还将继续。3、时间和空间都没到位,炒高了的股票存在着很大的现实性的风险。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作者为复汇聚源投资总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