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表示确保汽车业逐步全面回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1日 04:2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婷 实习记者 王培成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20日在上海国际车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培育汽车消费市场的各项政策效果已经显现,一季度汽车产销呈现逐月增长趋势。今后,将密切关注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进行必要调整,确保汽车行业逐步全面回暖。

  苗圩指出,一方面要支持汽车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当前是实施技术改造的有利时机,不仅有利于扩大投资,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能为下一个周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要重点支持汽车产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以及新能源汽车和专用零部件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兼并重组,支持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工信部已经启动了制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作,加快研究出台推进包括汽车生产企业在内的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整合重组产品资源,提高综合竞争力。

  ■ 记者手记

  “过冬”才是真正主题

  □本报记者 王进

  

  在上海车展1500家企业参展、17万平方米展位的“风光”背后,各家企业没有被今年初的车市“小阳春”冲昏头脑而去比拼各类概念车和靓丽车模。相反,20日的车展上出现“两少两多”,吸引眼球的车模和概念车、进口车显著减少,集团化“抱团参展”和“不久后即将上市的新车推介”则增多。可见,面对全球独秀的中国市场和前3月显著回暖的市场信号,中外车企盼望着如何顺利“熬过冬天”,这才是这届车展的真正主题。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日等国的跨国企业影响很大,各跨国车企在本次车展上要么收缩阵线,要么推出务实车型。如福特的参展面积大大缩水,其全亚洲首发的概念车技术则至迟竟然能在明年实现上市,其“市场理念”不可谓不强。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则罕见地在车展现场开始发布新车价格。国内的上汽、奇瑞、东风等企业则拿出了马上即将推出的车型,以图吸引刚性需求的立刻释放。而全球高端豪车巨头如宾利、法拉利等也在车展上高调宣传,所不同的是,闪闪发光的豪车旁已经没有了往届车展上明晃晃的“已售”牌子。

  金融风暴下汽车企业的资金链已经紧绷到令人胆战心惊的状态,但全球几乎所有著名车企即使资金紧缺也要悉数到场,表明无论是日韩车企还是欧美车企,均将中国从过去“并立”甚至“独立”于全球主流销售市场外的态势进行了调整,将之上升为可以帮助车企从此次金融风暴中走出的主要推动力和避风港。Honda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在车展上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09年对于Honda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公司将迎来一个拐点: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战场由美国向中国转移。市场规模的对比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独立于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在Honda全球布局中,对中国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对参展的中国企业来说,另一个显著的特征是“集团参展”。上汽齐聚旗下自主品牌荣威、名爵和合资企业上海汽车、上海大众,创历史之最地展出8家整车企业的90款新车。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等其余五大国有汽车集团也集体参展。尤其是一汽和东风,是首次以集团名义参展。与会分析人士称,“大集团作战”的背后,反映了中国汽车企业抱团取暖的过冬策略和展示实力、寻求购并契机的战略暗示。

  事实上,在前一天上海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下,展会方举办了“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汽车业发展机遇与挑战——2009上海车展高峰论坛”,专程来沪参展的各汽车巨头的高管们未去车展,先到会场。上汽董事长胡茂元表示,受到金融危机“首当其冲”的汽车业,必须进行企业结构的调整。国内整车厂的数量高达100多家,“是不理想的”,寻找合作、兼并和重组契机,是中国汽车业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也在车展前夕透露,国家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这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汽车产业调整振兴的重要方面。

  无论车市“冬天”是否已经接近尾声,各路车企均对借此次车展试探市场信心和预测今后走向抱有巨大期望。车展是一面镜子,欲凭借中国市场而顺利度过这个不景气局面的汽车企业,均铆足劲头在期间激烈比拼内力,展示其今后的中国战略。“争夺市场”的气息洋溢在每个展馆的每台车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