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吉林制药三度假重组玩弄资金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 10:19  投资者报

吉林制药三度假重组玩弄资金游戏

  杨秀红

  投资者报 (分析员 杨秀红) 在2008年的单边熊市中,跑赢大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只业绩连年亏损的股票却做到了。它去年年跌幅为45.20%,远低于上证综指65.39%的跌幅,这只股票就是吉林制药

  之所以比某些绩优股更抗跌,也许要归因于其三次炒作得沸沸扬扬的重组。

  如今三次重组中的两次都已失败,第三次重组也存在“不确定性”。追溯其重组期间资本市场上的玩家,《投资者报》发现,其股东明日实业在三次重组过程前后竟然疯狂套现上亿元;游资也借重组之名大肆炒作,但火中取栗不成反而纷纷折戟。

  三度重组股价暴涨暴跌

  追踪吉林制药近两年来的重要公告,我们大致可以了解这家上市公司自2007年8月以来的3次重组路径。

  资料显示,2007年9月14日,吉林制药首度发布重组公告,称公司于2007年9月11日与龙口矿业公司签订重组意向书。在这桩重组公告发布前,二级市场上ST吉药的玩家就已闻风而动。该股股价从2007年8月24日的9.36元一路飙升到2007年9月7日的12.39元,在此期间的11个交易日内有9个交易日封于涨停,期间股价上涨55.65%,同期大盘仅上涨0.20%。

  2007年11月29日,吉林制药发布公告称已与龙口矿业集团解除重组意向书,宣告其第一次重组失败。

  此后,吉林制药并未放弃重组之路。2007年11月26日,公司又发布公告称正在与“包括富通地产在内的潜在重组方进行接洽中”。然而,2007年12月28日,公司的一纸公告再度宣告了与富通地产的联姻失败。当日,ST吉药复牌,两次重组的失败换来了其股价连续3天的跌停。

  两度遇挫的吉林制药并未死心。此后半年多,即2008年7月16日,吉林制药又公告了它的第三次重组——即轰动一时的钾肥重组,然而至今依旧没有明确结果。

  二股东借重组套现上亿元

  不断重组与失败制造了吉林制药股价的暴涨暴跌,期间二股东明日实业疑似借重组逢高减持的身影得以暴露。

  根据吉林制药发布的股东减持公告,在2007年8月10日至2008年12月26日期间,吉林制药第二大股东吉林省明日实业有限公司通过11笔交易卖出了1447.54万股吉林制药的股份。结合减持期间平均股价,其减持股份的参考市值达1.25亿元。

  在明日实业11笔减持交易中,其中一笔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完成。2008年12月26日,明日实业卖出500万股吉林制药。

  而根据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的信息可知,明日实业公告减持500万股吉林制药的当日,有两笔关于吉林制药的交易在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上成交,两笔交易合计成交500万股。这两笔交易的买方营业部均为第一创业交易单元(256300),卖方营业部则均为东北证券大连七七街证券营业部。参考其成交价以及当日收盘价可知,该笔500万股的大宗交易为折价9.94%成交的,其成交价格为6.43元。

  通过将大宗交易数据和明日实业的减持公告对比可以看出,折价卖出吉林制药的就是明日实业,而其隐身交易的营业部是东北证券大连七七街营业部。根据上述两笔大宗交易,明日实业套现3215万元。

  在深交所发布的公开交易信息中,我们找到了明日实业隐身之地——东北证券大连七七街营业部的交易身影。

  2007年8月24日至8月28日,即吉林制药宣布与龙口矿业重组前夜,该股因连续3日涨停现身深交所交易“龙虎榜”。东北证券大连七七街证券营业部作为第一大卖出席位列在其中,净卖出金额为526.80万元。

  重组前夕大额套现,不免让人怀疑明日实业在借重组之名逢高减持、金蝉脱壳。

  游资火中取栗反被套

  在明日实业疯狂套现之时,借由重组概念,游资们也趁机在吉林制药上玩起火中取栗的游戏,但炒作结果有些惨淡。

  在2007年8月以来的三次重组中,吉林制药12次登上深交所的席位龙虎榜。

  观察这12次龙虎榜中参与吉林制药买卖的前5大席位,除了一家机构专用席位外,其余79家席位均为券商营业部席位。而在这79家席位中,此前赫赫有名的游资现身其中,如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财通证券杭州解放路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等。

  通过12次龙虎榜的信息,我们分别探查了这3家营业部的盈亏情况。

  2008年8月29日至2008年9月2日,吉林制药连续3个交易日下跌27.31%。在深交所公布的前5大买卖席位中,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以净买入3732.37万元成为此期间内吉林制药最大的买家,其买入期间的平均股价为10.39元。

  在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买入后,吉林制药继续下跌,至2008年9月17日跌至阶段低点7.43元后反弹,并一路飙升到2008年10月6日的14.20元,此后股价震荡下滑。

  根据深交所公布的12笔买卖席位,杭州文晖路营业部在2008年11月27日再度现身,以净卖出898.92万元成为第一大卖出营业部。当日吉林制药开盘即跌停,全天股价一直在9.08元的跌停价位上。

  如果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在2008年9月买入后一直持股未动,则其在2008年11月27日抛售的99万股,每股最少亏损1.31元,合计亏损129.69万元。

  与东吴杭州文晖路类似的是,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也参与到两次跌停的交易中,不过其在两次跌停中均进行了买入。

  与前两家营业部不同的是,参与次数较多的财通证券杭州解放路营业部则被套在最高点上。2008年9月22日至9月23日,吉林制药连续两日接近涨停,财通证券杭州解放路在此期间追高买入442.77万元。此后3日,吉林制药股价再度上涨20.55%,如果东吴证券杭州解放路此时出货则可幸免于难。但是10月6日,吉林制药创出有史以来最高价14.2元,财通证券杭州解放路大规模买入418.60万元。当日吉林制药收在跌停价11.93元上。若以当日股票均价13.07元考虑,财通证券杭州解放路的418.60万元至今还没有解套。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吉林制药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