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2009伦敦G20金融峰会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2009伦敦G20金融峰会即将召开,在全球联手抵御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申银万国研究认为,中国元素毫无疑问成为这场经济危机中的最大亮点,中国在国际经济事物中的影响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申银万国就近期关注的G20峰会表示,如果说去年11月华盛顿的峰会上各国对于经济危机的应对只是提出一系列目标(例如金融改革以及加强国际合作),4月的伦敦峰会则将讨论更加务实和有深远意义的国际话题。
从与会各国的情况看,尽管各国对目前这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都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对伦敦峰会的期望仍然各持己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各国协同刺激政策,扩大政策效果,度过经济危机;第二,抵御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第三,新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
根据IMF的最新报告,应对这场危机,全球政府至少需要约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持续性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的周期下行趋势。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不同程度的采取了积极的反周期政策,全球性的联动有助于放大政策刺激的效果,同时,大规模扩张政策的副效应是全球性的通胀预期升温。利用政策的反周期效应把经济拉出衰退,一些大国,比如中国、美国,已经初见效果;而经济企稳后政策如何处理得当,有效的控制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的通胀,是考验各国政府的第二道难题。
申银万国认为,中国元素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亮点。温总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每一表态都引起海外市场的强烈反应是中国影响力的最直接的表现。在这场经济衰退中,中国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政策应对危机的迅速不仅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是首位,全球而言,我国的反周期政策效果也是最快显现,是成功的案例。
央行行长周小川连续在央行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倡议将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发展为超主权储备货币,并逐步替换现有储备货币即美元。申银万国研究认为,超国家储备货币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唤。而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从内外两层因素看。从外部因素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内因看,我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而由于近期美国国内出台的刺激政策导致美元通胀预期急升,中国发出建立超国家储备货币的声音,是基于对外汇储备安全性的考量。
申银万国表示,这次我国首提超国家储备货币的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于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所应有的影响力的强调。这样的倡议,体现出中国在经历了开放改革30余年的洗礼后,已经具备了对于经济尖端课题的国际化眼光和战略视角;这样的倡议,得到了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赞成,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传统发达经济体代言国际经济政治事物的旧格局面临改变的时刻;这样的倡议及其国际影响力,有助于中国在具体事物的谈判中取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