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极集团制造6000亩土地题材 公私募扎堆建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0日 05:48  理财周报

  太极集团目前可以变现的土地资产在16亿元左右,完全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将部分土地变现

  理财周报记者 陈光/文

  6000亩的土地放到资本市场,将是多大一笔资产?如果再加上股权投资、主业强劲复苏增长、重组概念预期,又是多么好听的一个故事可讲?

  这次故事的主角是太极集团(600129.SH)。2009年3月16日,平安证券发布了一份“强烈推荐”的研究报告:“太极集团:担保事件解决,业绩增长可期。”

  在与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会面之后,平安证券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预计2009年公司将实现净利润40%增长,获得EPS0.27元左右。”

  在平安证券“强烈推荐”的理由中,“公司拥有丰富的可变现的土地资产和股权资产”非常引人注目。

  报告发布后,市场强烈反应。股价在6个交易日后从6.56元涨到了8.24元,上涨幅度超过25%。

  反应还在继续。

  “厦门一个大鳄正在建仓太极集团,一些基金公司也在介入。”上海一位私募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时显得非常兴奋:“公司有多重概念,最大的是将近6000亩土地要出售,再加上股价低估,炒作空间大。”

  另一个参与方则是公募基金,根据理财周报记者得到的消息,融通、泰信等基金正在私募之后建仓太极集团。

  “公募主要认为医药板块防御性很好,最近市场振荡得比较厉害,太极集团股价也偏低,配点这个股票,有点既有防守又有进攻的想法。”一位基金公司研究员表示:“我们认为股价要看到12元,上升空间很可观。”

  6000亩可变现土地资产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太极集团的主业包括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的加工和销售。但是论起炒作题材,那数千亩的可售土地才是最核心的资源。

  根据理财周报记者从太极集团高层获得的消息:“太极集团拥有6000亩左右的土地资产,目前可以变现的土地资产在16亿元左右,完全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将部分土地变现,增加公司的现金资产,减轻资产负债,从而大大降低财务费用和提高盈利能力。”

  上述私募则说得更为明确,“现在太极集团将近6000亩的土地之中最有价值的有三部分:第一是位于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商业中心地块,面积大概有120亩,这是最值钱的部分;其次,公司还在成都有三个地块,包括双流航空港、荷花池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地块。”

  “除此之外,太极集团在绍兴主城区还有80亩土地,不过这个转让起来困难比较大,因为是工业用地。”

  不过,太极集团证券部一位沈姓工作人员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对于卖地还没有正式计划,这些地现在是属于下属的子公司所有,如果要卖可能还得走一些程序。”

  虽然公司方面的回应颇为冷淡,但从公司情况来分析,卖地的可能还是比较大的。

  前述高层曾向理财周报记者坦言:“公司目前为高负债经营,目前资产负债率达到70.5%,2008年由于原材料涨价因素和财务费用大幅度上涨因素严重影响了盈利能力。”

  截至2008年9月30日,太极集团的负债总额达到38.46亿元,2008年银行利率上调就导致公司财务费用提高25%,如果按照四季度的标准测算,公司每年由于长短期贷款导致的财务费用就高达2.3亿元。

  降低财务费用成了太极集团的当务之急。而卖地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光大证券分析师姚杰在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2008年-2009年太极集团会先将成都地区的双流航空港和荷花池火车站共计210亩土地处理掉,以补充运营资金。

  姚杰认为,这210亩土地处理掉之后,可以为公司带来9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为此,公司将降低长短期贷款约9亿元。

  不过,前述基金公司研究员则认为,现在来看,这些土地拿在手上远比卖掉合算。“现在地产市场已经出现复苏迹象,土地价值重估即将开始,放长远了看,土地拿在手上永远是最值钱的资产。”这位研究员认为,虽然公司出售土地能补充运营资金降低长短期贷款,带来财务费用的减少,但“财务费用的减少与土地资源的升值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2008年半年报,公司土地账面价值14.15亿元,如果按照公司16亿元的估值出售的话,便可获得1.85亿元的收入,这又将带来0.56元的EPS增厚。

  不算上股权投资等其他项目,仅主业收入和土地变现,公司2009年便能实现0.83元EPS。“公司拥有的股权和资产价值、品牌价值、区位优势等蕴含巨大的价值。”平安证券研究员廖万国在报告中说。

  卖壳概念

  对于太极集团来说,卖地其实和另一个概念联系在一起:卖壳。

  太极集团共控制了三家A股上市公司,太极集团、西南药业(600666.SH)和桐君阁(000591.SZ)。太极集团主要以中药和医药制剂的OTC和处方药销售,西南药业则以西药制造为主,而桐君阁则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之一。

  太极集团销售平稳,提供了公司大部分营业收入,而西南药业则由于普药和大输液的放量,近年来有明显的增长。桐君阁则成为目前最大的薄弱环节。

  “桐君阁虽然收入不少,但是利润贡献太低,2008年销售毛利只有8.39%,公司对此并不满意。”前述基金公司研究员告诉记者,市场上关于公司要把桐君阁卖掉的传闻一直不断。

  “卖壳其实是个挺好的选择,集团已经有两个上市公司了,卖掉一个还能获得一些现金流。”该研究员告诉记者,但太极集团要先将桐君阁的财务关系理清,而这正是最大的难处。

  作为一家医药商业企业,桐君阁的债务关系很多。根据2008年年报,桐君阁2008年总负债高达15.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8%。“要把桐君阁卖掉,就要先把银行的借款还清,现在太极拿不出这笔钱来。”该研究员说。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逻辑链条:由于没钱,就还不了贷款,于是就无法卖壳,从而获得现金,公司的财务费用还在进一步提高。那么前文所提土地资源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