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公司进取失当

  马永谙/文

  目前,国内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管理费。由于费率固定,管理资产规模也就成为它们最看重的因素了。

  管理资产规模大了,管理费上去了,基金公司才能招更优秀的研究人员和投资管理人员,也才能将基金业绩做得更好,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反之,规模过小则很容易使得基金公司进入恶性循环。

  但不同规模的基金公司行为方式是不一样的,由此也带来了基金业绩表现上的差异。分析表明,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与业绩正相关,但回归结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部分公司的政策优势、营销能力等较强,导致业绩虽然不佳但整体规模仍然不小。

  我们采用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说明这个问题,把管理有两只以上股票方向基金的基金公司作为样本来分析(见下图)。

  可以明显看到的是,业绩好的公司规模较大,业绩差的公司规模较小,平均规模与业绩之间的关联系数是0.58,若剔除南方这个显著异常因素,则关联系数高达0.72。显然,业绩与基金公司规模之间的良性循环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具体到操作层面,规模如何影响着基金的投资管理行为并进而影响到基金的业绩?我的研究结果是,规模会让基金公司裹足不前或过度激进,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其业绩。

  所谓不思进取即基金公司或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或因不满现状而无所作为,表现为不能及时根据市场趋势的变化推出合适的产品,或不能根据市场中长期趋势的变化调整投资策略,而过度进取则相反,表现为不注重风险控制,采取过度激进的投资策略等。

  一般而言,不思进取的以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司为多,由于公司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层往往过度求稳,在面临市场变局或时机时往往优柔寡断,丧失机会。

  过度进取则以中小公司居多。国内基金行业正在高速发展中,而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意味着发展中遇到的春天的温暖与冬天的寒冷有时都会超乎想像。对于中小公司来说,在春天时加速发展占得先机才能确保冬天来临时有足够资本熬得过去。另一方面,国内基金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评判指标比较单一,就是看业绩。因此部分中小公司就把对业绩的追求放在了超越一切的地步,甚至超越了基本的风险控制。在春天的时候这种做法没什么后果,但是若遇到倒春寒,或者冬天提前来临则风险暴露过大,投资者就要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为银河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部研究总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