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量计提成为上市公司业绩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4日 14:53  新民晚报

  尽管到目前为止,沪深股市披露的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数量,还不到总数的20%,但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不佳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目前披露年报的300多家公司,2008年净利润仅增长1%,与这些公司2007年104%的增长率相差甚远。不过,去年特别是四季度这个特殊时期的业绩需要辩证看待。

  整体业绩不容乐观

  根据截至3月11日沪深两市267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统计,267家上市公司2008年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637.8亿元,与上年7008.44亿元的营业总收入相比增长23.25%,且这一增幅低于2007年32.4%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方面,267家公司2008年合计净利润630.82亿元,与上年621.68亿元相比仅增长1.47%,而2007年度这些公司的净利润增幅高达104.68%。可见,上市公司2008年的营业收入尽管稳步增长,但增幅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净利润增长更是不尽如人意。

  由于目前披露的年报数量非常少,且大型蓝筹公司基本上还没有公布年报,因此,还无法对全部上市公司2008年整体业绩做出判断,但是,业绩不佳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主营业务比例提高

  尽管整体业绩平平,但是,也要看到几个亮点。其一,通过主营业务获取的利润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有所提高。其二,267家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接近半数的公司实现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同步增长。

  在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207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了增长,占比77.53%,三安光电、ST华龙、ST幸福、西飞国际等16家公司营业收入倍增,另有69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超过三成。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的公司有147家,包括9家公司扭亏为盈,ST幸福、ST华龙、上海新梅等30家公司增长数倍,另有58家增长超过三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年报的公司中有130家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步增长,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数的48.69%。

  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上市公司主营稳定,实实在在推动着业绩增长,且业绩是能够长期得到保证的。我们从2006年至2008年对比数据看:2006年,267家公司营业利润合计416.6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99.48%;2007年,营业利润727.05亿元,占利润总额的88.86%,股市迎来历史新高,投资收益贡献了可观的利润;2008年,营业利润748.69亿元,占利润总额的93.98%,比2007年增长了5.12个百分点。

  就营业利润看,这267家公司2008年和2007年差不多,就是说从经营情况看,这两年里相差不大,2007年业绩大幅增长更多地依靠了投资收益,而2008年则回归了主业。

  大量计提是业绩杀手

  就行业看,已经公布年报的公司中,煤炭上市公司是最典型的业绩大幅增长行业,拉高了整体业绩,而钢铁、有色金属等周期类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拉低了整体业绩。

  那些业绩大幅下降的公司,与大量的计提资产减值有关,造成这些公司去年四季度大幅亏损。由于去年四季度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大跌,甚至包括其他行业也进行了资产减值,如25家公布年报的房地产企业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达20.02亿元,是2007年资产减值损失的12.8倍,占2008年净利润总和的17.3%。其中,保利地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亿元,万科更是对13个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计提了12.3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钢铁上市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更大,济南钢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超过5亿元,而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也不过7.8亿元,这使公司业绩下降了60%;南钢股份2008年业绩下降了88%,净利润只有1.2亿元,而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就超过4亿元;安阳钢铁2008年业绩下降89%,净利润1.2亿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亿元。

  这些公司计提造成的损失几乎和利润相当,其实,大量计提的远不止这几家公司,这是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就像对2007年沪深上市公司业绩大增重要因素——投资收益,我们需要另眼看待,对于2008年上市公司大量的计提,我们也要辩证看待,因为这同样是一次性的。如果今年大宗商品的价格能够稳定下来,那么,大量计提现象可能会减少,有利于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环境。

  本报记者连建明

    相关专题:

    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