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责任的坐标

  ———营口港在危机中实现七大增长点

  

  高宝玉同志事迹简介

  

  高宝玉,男,汉族,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1954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0月参加工作,营口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全国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现任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9年底起,高宝玉同志担任营口港主要负责人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港口管理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营口港吞吐量持续稳定增长,港口规模迅速壮大,社会影响力及经济牵引力不断提升,在营口市乃至辽宁省对外开放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窗口作用。

  几年来,高宝玉同志根据腹地经济发展和辽宁省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结合国际海运市场的发展要求,高瞻远瞩,科学决策,团结带领营口港全体员工务实创新,拼搏进取,不断加强基本建设,完善港口基础功能;不断强化主动服务和功能开发,最大限度降低腹地客户的综合物流成本,为腹地对外开放打造高效便捷的通海大道;不断加强外向型物流业务的发展扩大,积极争取保税及期货交割业务的拓展;不断提高港口数字化建设水平,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沿海港口前列。

  在经营管理上,高宝玉同志坚持和完善内部经营指标考核体系,大力实施资本运营,积极稳健地进行企业内部机构、人事、工资等项改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港口经营管理在现代化轨迹上扎实推进。

  高宝玉同志始终坚持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方针,坚持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对事关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部通过职代会讨论通过。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全港职工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他时刻关心每一名职工,积极致力于职工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与提高。

  在高宝玉同志的领导下,营口港的泊位从1999年的24个增至现在的61个,港口总资产从1999年的28.3亿元增至目前的360多亿元;港口年吞吐量1999年1945万吨,2008年营口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5085亿吨,集装箱203.6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均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10名。

  高宝玉同志先后荣获了辽宁省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青年企业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领导下的营口港多年来形成了“自加压力、勇于吃苦、不畏风险、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同时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交通战备规划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

  在营口港企业发展诸多要素中,有两个重要的坐标,一是地理坐标:东经122°06′00″,北纬40°17′42″,营口港由此成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离海最近的出海港,区位优势一览无余。二是责任坐标:一个亿吨大港,扼守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振兴和辽宁腹地城市群的最经济距离的桥头堡,其自身规模的发展和壮大,对辽宁乃至东北经济振兴的进程,有着重要的承载和拉动作用。所以在营口港人的眼中,这两个概念迴异的坐标有着一个共同的内涵和指向,就是站在中国最北端的海岸线上,守望着中国经济发展第二个三十年中众所瞩目的又一增长极,将企业发展的战略根植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蓝图中,服务于东北,从而实现一波又一波的发展。

  2008年,营口港用七组重要的增长数据为自己对坐标的理解作了最具说服力的诠释。在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对我国各行业特别是沿海港口企业影响甚深的情况下,营口港人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坚定发展,在危机中寻机遇,在困境中保增长,业务吞吐量达到1.5亿吨,一举实现七大增长点。

  

  第一个增长点:困境中迎难而上,货物吞吐量增长23.6%,为企业发展历史最高。

  尽管全球经济危机的风暴席卷而来,尽管全国港口企业都在这个风霜雨雪的特殊时期共同面对船货减少的尴尬局面,但营口港的年度生产计划却没因此减少和改变。2008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的计划是1.5亿吨,这个目标如能完成,将创营口港建港以来的最大吞吐纪录。

  是上还是退,营口港选择的是前者。这个在2007年货物吞吐量就达到1.22亿吨并由此晋升为中国沿海十大港口行列的亿吨大港,清楚肩上责任的重量及其意义,从2001年进入资本市场以来,营口港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是跨越性的,几乎一年一个新纪录,业内人士惊呼为“营口港模式”。更重要的是东北经济发展总体需求与营口港发展的业务需求形成了近乎完美的对接,尤其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共同经济圈的战略性形成,使营口港成为其共同的最佳出海口。营口港,已成为辽宁腹部六大城市在对外招商中的一块响当当的招牌。而在辽宁省加快开发建设“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部署中,营口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点,既做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出海口,她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影响的不只是一个港口企业本身。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鞭策着营口港在困境中必须向前。公司经过缜密的研究,积极制定了应对策略,认为,危机中有危险,但也有机遇,只要能对策得当,发挥自身优势,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凭借公司内贸货物比重偏大的特点,营口港加大了对市场的调查分析力度,科学安排到港船舶和货源,在一些港口船货渐少的形势下,生产形势逆风上扬,仅2008年下半年就有13家船公司与营口港签约定线,有59艘巨轮纷至沓来。特别是进入寒冷的12月份,营口港第一周就接卸火车8千多节。至2008年底,营口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5085万吨,同比增长23.6%,排名全国沿海港口第十位,也创造了企业发展史上的最高吞吐纪录。

  

  第二个增长点:从集装箱运输的零起步,到箱运量增长48.5%,增长幅度创全国港口企业之先。

  在营口港的业务结构中,集装箱运输是上世纪中期从零起步的,经过数年的努力开拓,到2000年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前,也只有10万标准箱。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推出,东北经济的全面复苏和对进出海港口的依赖和需求使得营口港的区位优势凸现,公司所看重的集装箱业务也随着公司的发展成长为其产品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对此的战略是,以东北经济发展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和利用“东北最近出海口”的区位优势,一边全力建设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一边迅速开辟国内外箱运航线,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

  2001年营口港股票上市后,凭借规范的资本运作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营口港获得了强大的融资支持和融资平台,并藉此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了令同行业惊讶的超常发展。据了解,2004年以来,营口港大型集装箱码头、 20万吨仓容量的粮食码头、 10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形成了集装箱、汽车、粮食、煤炭、矿石、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仙人岛原油、大件等8个专业化码头。特别是集装箱码头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管理系统,成为营口港发展的亮点,这个亮点,也点燃并照亮了营口港所面临的困境和冬天,公司广开思路,狠抓货源,一举突破200万标准箱的吞吐量,同比增长48.5%,增长幅度居全国沿海各大港口之先。目前,营口港国内班轮航线已覆盖沿海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十几条国际班轮航线和可中转世界各地的内支线。

  

  第三个增长点:坚持港口发展方向,港口建设日新月异,通过能力增加3000万吨。

  早在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营口港董事长高宝玉在北京接受笔者采访时就非常睿智地指出,企业发展,大道至简。营口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路线其实就蕴藏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经济发展的大规划中,东北经济的振兴就是营口港的振兴,东北各行业企业的发展,就是营口港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就是营口港制定发展战略的总纲和蓝图。营口港在2008年用优异的表现,为高宝玉的这一论断做出了令人信服的注解。进入新世纪以来,营口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辽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建设需要什么样的码头,就建设什么样的码头;需要多大的码头就建设多大的码头的建设方针,先后建设了为抚顺石化、辽化等企业服务的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专用码头;为东北粮食下水服务的配有40万吨筒仓装置的粮食专用码头;为鞍钢、本钢、新抚钢和吉林通钢等钢铁企业服务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钢材专用码头,为华锦集团500万吨原油上岸建的30万吨码头,以及为整个沈阳经济区和东北三省集装箱货物运输服务的集装箱码头。2008年,根据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产品多为体积大、份量重的大件产品的下水需求,又建设了国内港口起重能力最大(350吨)的大件专用码头;为东北煤炭南运和内蒙煤炭中转的煤炭专用泊位及其 200 万平方米的煤堆场也建成投入使用;四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使营口港又新增通过能力3000万吨。

  

  第四个增长点:合资合作扩新域,物流又增新功能。

  在2008年的经济严寒中,营口港凭什么留住甚至增加了相当量的货源?凭什么使各个生产环节都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在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营口港在近十年发展中,探索出并始终坚持走一条与大企业大公司集团合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路子。继与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华锦集团、黑龙江农垦集团等大企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2008年,又先后与鞍钢集团、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华能集团等大企业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经营营口港的生产和发展。正是凭借这些重量级的战略性合作,使得营口港在金融危机袭来时得以从容应对,凭借着与这些大企业之间唇齿相依的合作关系,在2008年的困难时刻留住了相当量的货源。2008年,营口港20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新增的入仓即可退税的出口监管仓和海关总署批复的可全面办理国际保税物流业务的B型物流保税中心,使营口港的物流功能更加完善,港口集疏运能力进一步提高。集装箱班列原来只有长春、德惠、哈尔滨等几条铁路专线。2008年,又先后开通了佳木斯、通辽、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延吉、绥芬河等20多条班列专线,并首次开通了经满洲里直达欧洲的国际集装箱专列,使海铁联运成为营口港新的物流增长点。

  

  第五个增长点:以创收保增长,总收入增长21%,实现利润增长92%。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各行业企业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此,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政策和要求。营口港审时度势,紧紧抓住机遇,在做好外贸货种装运的同时,积极走访客户,加大内贸货源的增量工作,扩大内贸市场份额,以创收确保企业各项指标的增长,使营口港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困难年度依然实现了总收入增长21%,利润增长92%的傲人目标,两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第六个增长点:就业岗位增加2000多个,员工年人均收入增长8.62%。

  从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开埠通航,到一跃成为中国十大亿吨大港,沧海桑田,营口港发生着无以描述的巨变,产生着巨大的社会效应,同时也担负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早在上市之初,营口港就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告诉投资者,营口港企业发展的最根本要素是人,营口港的发展要向投资者负责,向企业员工负责,向社会负责。所以,在2008年的金融阴霾中,营口港送给公司员工的是温暖而灿烂的阳光。危困中,营口港不仅不减员,不减薪,还新增各种机械司机、维修工、操作工岗位达2044个,员工年人均收入也比上年增长8.62%,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几组普通的增长数字,在平常时期说明不了什么,但在2008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却显示了一个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不寻常道理。现在在营口港鲅鱼圈经济开发区,营口港就代表着这座城市,港口的兴与衰、阴与晴,就是这座城市的表情,也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信号,众多年青人以能在港上工作为荣。对于以人为本的营口港而言,这本身就是个胜利。

  

  第七个增长点:资本运作实现新突破,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两翼齐飞。

  从2007年至2008年,营口港经过种种努力,最终在投资者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向营口港务集团公司的定向增发,共收购集团一线资产58亿元之巨。这是营口港在上市六年时间里所完成的第四个再融资项目。正是依靠着公司适时而规范合理的资本运作,依靠着资本市场的强力融资支撑,营口港的资产规模才能在同业们惊羡的目光中得到超常规的发展。

  资产规模的扩张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加大,营口港在东北区域经济中的市场话语权已拥有相当的重量,而这个重量的累积,营口港仅仅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十年间,营口港人所创建的“营口港模式”起着最大的催化作用,为业内人士所瞩目所津津乐道,十年间,依靠这个模式, 营口港用最短时间从集团迅速获得其苦心经营业已成熟的鲅鱼圈港区一个个泊位和一块块优质资产,从而使营口港实现了几何式的增长状态。营口港股份公司总经理曾数次向记者表示,营口港的发展要跟上东北经济的发展,其扩张手段和速度,必须是超常规的,这是公司发展的需要,也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投资者利益取向的需要。

  此次向集团公司定向增发而纳入公司资产序列的一系列码头资产,已成为营口港此波业绩增长的主力军。

  如果将改革开放三十年和下一个三十年做为两个时间段来加以区分的话,那么营口港的近十年发展历程,恰恰处于两个时间段的端点相交间。三十年,东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痛苦而深刻的变化,十年,抛却了历史缺失的营口港实现了自我填充;三十年,东北经济再次完成了一次壮丽的轮回,老工业基地振兴正一步步走进新的时代,十年,营口港已经用不懈的努力,完善了一个现代化大港的立身之本,用实际行动,为东北经济振兴的突破,打开了一个面向大海的缺口。

  这是很多人的观点,营口港的横空出世和超常发展,正是东北经济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写照,她的发展速度,她的经营思维,她的坚定,她的知耻而后勇,还有,就是她的大局观和责任感,都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振兴所需要的重要元素。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亿吨大港,营口港无疑将在已列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辽宁省沿海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战略就是辽宁“五点一线”战略构想。在这个战略总体思路中,营口及营口港就是“五点一线”上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站在“五点一线”上

  有人说,下一个改革开放三十年,大戏在东北,辽宁注定是主角。而在辽宁经济发展战略的舞台上,除了已基本脱胎换骨并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的传统重化企业外,很多目光都会聚焦在沿海经济带上。这就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环渤海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后,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开发建设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重大部署。所谓“五点一线”,就是由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包括锦州西海工业区和葫芦岛北港工业区)、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五大区域和一条贯通全省海岸线的滨海公路所组成。将沿海五个重点发展区域培育为辽宁经济增长极,对其腹地的经济将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五点一线”的开发和建设,会形成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局面,因此,对省内可以推动“五点一线”所覆盖的区域乃至整个辽宁省经济的发展,对省外则可以促进东北经济区域的全面发展。这是继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天津产业区之后,众所瞩目的又一块热土。而营口港,就站在这个点线之间的突前位置上,正好与辽宁中部城市群“6+1”发展战略相连接。这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巧合,在“6+1”中部城市群中,营口港是其中的“1”,是6个内陆城市都要相加的1,是她们共同的出海港。在沿海和腹部战略上都拥有重要位置的营口港是两块经济热土的连接者,面对着的是无法想象的巨大商机,迎来的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目前,营口港整体规模仍在扩张着,他们努力让自己的码头离腹地城市更近,努力使海岸上的码头更多一些、货种更全一些。

  营口港现辖营口、鲅鱼圈、仙人岛等港区,现有61个生产泊位,既有万吨级、5万吨级的中小型泊位,又有10万吨级、20万吨级的大型深水泊位,还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

  “十五”期间,营口港共投入建设资金60亿元,在原有煤炭、汽车两个专业化码头的基础上,又建设了集装箱、粮食(配备40万吨仓容量的筒仓装置)、矿石、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专用码头和20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40亿元,建设四期工程10个泊位;A港池6个泊位;深水航道改造工程已经完工,20万吨级船舶可乘潮满载进出港。

  2007年,营口港吞吐量达到1.22亿吨,成为中国沿海第10个亿吨港口;2008年吞吐量达到1.5058亿吨,2010年吞吐量计划完成2亿吨。2007年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了135万标准箱;2008年达到203.6万标准箱;2010年计划实现300万标准箱。

  目前,营口港已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业务关系。装卸的主要货种有:集装箱、汽车、粮食、钢材、矿石、煤炭、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化肥、木材、非矿、机械设备、水果、蔬菜等。其中,内贸集装箱、进口矿石、进口化肥、出口钢材、出口非矿的装卸量均为东北各港之首。现已开通营口港至长春、德惠、哈尔滨、公主岭、四平、松原、佳木斯、大庆、绥芬河等20多条集装箱班列和经满洲里直达欧洲的国际集装箱专列。(繁 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