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补涨行情 操作难度很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16:27  《理财周刊》

  盛羽

  2月24日至3月3日市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挫。连破短期均线,直逼中期60日均线。尽显颓势,按照盘口表现的凄惨的走势状况与我们所能收集到的并不乐观的基本面信息来看,市场短期走强甚有难度。因此,笔者认为,市场最有可能在60日和20日均线之间横盘整理。

  但周三风云突变,上证综指放量大涨126点。尤其是50指数为代表的权重股表现突出。周四50指数继续放量。这为市场分析增加了难度,市场究竟何去何从?笔者试着从基本面和“四维空间分析法”为系统的技术面对市场做出客观分析和展望。

  先看围绕和影响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出现了什么变化。

  1月份信贷总额创出1.62万亿的历史新高后,2月份信贷明显萎缩,据媒体报道,2月信贷总额可能在7000~8000亿元之间。无论如何较1月出现较大下降已是不争事实。而且2月份的公开市场货币操作呈现资金净回笼状态。2月开始,影响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开始收缩。

  两会如期召开,引人注目的温总理的工作报告并没提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东欧金融产生了新的动荡,如果进一步加剧会再次影响西欧的金融危局。因此本次金融海啸何时解除还遥不知期。

  政府维护股市稳定的努力和决心没有任何改变。3月4日中投公司再次公开表示将通过汇金增持三大行和所有被低估的股票(包括H股)。

  综上基本面信息,除政府姿态外其余都不甚明朗甚至悲观。

  回到技术层面,周三以来50指数量能骤放,而50指数代表的是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它的量能的有效放出折射出了国家资本和市场主要力量的意图。因此本文我们将以50指数为标的进行分析并与中小板指数进行对比。

  如图是50指数本波行情K线结构演示图。本次行情50指数上升幅度为44%,远小于中小板74.4%涨幅。就涨幅比例而言,50指数存在着一定的补涨要求,而这与国家维护股市稳定支持做多的战略意图吻合。我们在结构上也可找到依据,图中所示的结构划分是笔者按照概率最大原则做出的。结构分析告诉我们,目前市场在概率上判断很有可能运行在C浪5的上升过程中。

  均线上看,市场在下探至60日均线后起升反攻,周四已站上重要的20日均线,这对市场而言是个鼓舞。我们知道均线代表着平均成本,如果其后的走势能够有效站稳这短期20日均线,市场将积蓄力量依托该线再行上攻。但如果只是昙花一现般地征服该线,那么市场将重陷60日-20日均线间的横盘泥潭。

  均线分析告诉我们,至少在截至周四的K线位置处观察市场的短期有重现乐观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并未经有效确认。

  图中所示的Q线是本波行情的原始上升趋势线,P线为变轨之后的加速上升趋势线。

  图中可见,目前指数离Q线尚远,表明目前的50指数在大通道上并未走坏(与中小板指数完全不同,该指数原始趋势线已被击破),包括两周来的有效调整至少目前从原始线角度看,仍只能当作短期的调整。但P线早已被击穿,表明加速上升主升段已告结束,结合结构分析来共同判断,起升于60日均线的这几日上升行情,应该是某个级别的第5浪(概率上为C浪5)。也与笔者前文所述的补涨观点一致。

  趋势线分析表明,市场尽管从顶点开始已下跌不小,但并没悲观。然而P线的击穿表明了主要上升阶段可能已告完成。这里仍在持续的上升行情空间和时间都应有限。

  笔者特有的能量指标在30分钟以下级别都出现了能量底背离状态,表明短期市场上攻已缺乏能量支撑,有小幅休整的需求。由日线能量形态观察,即使指数再度上攻日线能量可能也难持续。因此能量分析表明市场超期有休整要求,中期能量也很难保证能够维持大幅上攻。

  以上基本面和技术面所述,我们得出结论:

  1、源自周三起升的脉冲行情更可能是50指数为代表的权重股的补涨行情。

  2、这一行情正处于能否有效站稳20日均线的关键位置。如能站稳还将看高一线。如果不然则行情重陷60-20日均线之间的横盘泥潭。

  3、中小板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与50指数走势已不尽相同,它们的离场意愿正在不断增强。

  依据以上的结论,我们得出大多数中小市值股已经应该回避。而50指数为代表的大市值股尚有机会,但因为仅是补涨空间有限(收缩的流动性不支持巨型股大幅上涨),因此操作难度很大,放弃也罢。(作者为上海复汇聚源投资总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