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南椰岛“关联交易”触雷

  王宁 唐爱军/文

  四季度业绩变脸的上市公司屡见不鲜。公司业绩大幅度波动,说明管理层正在向市场传递不佳信息,因此通常四季度业绩变脸往往事出有因,或者发生了非常事件使得管理层失去了对业绩的控制力。当突发事件对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又无力拯救时,一亏到底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这样做的好处是把包袱留在亏损年度,轻装上阵。因此,四季度业绩往往不变脸则已,一变即惊人。

  业绩惊变

  1月21日,海南椰岛(600238)公告四季度预亏,预计2008年亏损约1.6 亿元。有报道分析称,亏损原因是企业提取了秘密准备,并预计该公司2009年业绩可能大幅增长。

  然而,事实或许并不如此。报道称,海南椰岛对于大额坏账计提一直比较混乱,并认为该公司坏账政策在2007年变更后,2008年政策又改回至2006年的情况。但通读公司各年度报告可知,企业坏账政策并不容易反复变化,而是一贯的。

  之所以引发混乱,是因为公司按照新会计准则中的《金融工具准则》,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并单独确认坏账准备,这使得坏账准备的金额并不完全与账龄对等。

  按预亏公告披露,海南椰岛巨额亏损的确与计提大额坏账准备相关,因此有理由认为,该损失的产生不是企业会计政策调整所致,而是某项应收款的可收回性发生了突变。从海南椰岛2008年中报分析,该公司3.59亿元应收账款一年内的占比75.82%,并不存在有大额账款长期拖欠的情况,从而,四季度的坏账损失就更显得扑朔迷离。

  贸易疑团

  海南椰岛亏损的真正原因可能与中谷糖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之间的白糖贸易相关。2008年12月6日,海南椰岛公告称:“海口仲裁委员会于2008年11月11日下达了(2008)海仲裁字第208号《裁决书》,裁决海南椰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或本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椰岛(集团)洋浦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洋浦物流)存放于广东中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谷糖业)及其下属糖厂仓库的共计34508吨,价值10924.40万元白砂糖归本公司所有。”

  仲裁的发生缘于中谷糖业法定代表人庞贵雄的自杀身亡,从而引起债权人申请查封公司的资产。由于海南椰岛有价值1.1亿元的白砂糖存放在该公司及其下属糖厂的仓库内,因而连带造成海南椰岛的货物被法院查封。

  正如披露称“该意外事件涉及的问题复杂”,庞贵雄被誉为湛江糖王,与海南椰岛之间存在极密切的关联关系。2006年,庞贵雄任法定代表人的海南欣茂受让海南椰岛1000万股国有法人股,并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同时庞贵雄旗下公司又与海南椰岛之间有复杂的白糖贸易。

  对该事件,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海南椰岛1.1亿元白糖为何存放在庞的糖厂,以至于法院查封了该批货物;另一方面,该事件使庞贵雄及其控制的公司从而显露出来,值得更深层次探讨。

  2007年末,海南椰岛预付徐闻县大水桥糖厂账款的余额为4656万元;2008年中报显示,海南椰岛预付徐闻县前山糖厂有限公司(下称前山糖厂)账款余额为3896.5万元。而上述两家糖厂的法定代表人均为庞贵雄。实际上,2005年和2006年海南椰岛均对庞下属糖厂存在巨额预付款项。因此可知,庞贵雄所控制的公司是上市公司白糖贸易的主要供应商。

  然而,与此同时,海南椰岛也向中谷糖业销售白糖。截至2008年年中,中谷糖业排在海南椰岛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之首位,期末欠海南椰岛账款余额为4502万元,占其应收账款总额的12.53%,而且此应收款欠款时间均发生在2008年,该笔应收款可说是造成中报比期初余额增长的主要原因。结合公司所称“增长主要系酒类和白糖销售季节性回款所致”的解释,说明2008年1-6月,海南椰岛存在大量向中谷糖业销售白糖的行为。

  换句话说,庞贵雄一方面是海南椰岛的第二大股东(2007年为第三大股东)的实质控制人,另一方面其旗下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又存在复杂的买糖卖糖交易。中谷糖业与海南椰岛的关系并非完全是贸易伙伴:似乎是糖厂向上市公司销售白糖,上市公司再向中谷糖业销售。

  那么,糖厂为何不将产品直接销售给自己的集团公司,非要通过上市公司倒手呢?贸易给上市公司的收益影响又是如何?

  实际上,2005年-2007年,贸易是海南椰岛的主要经营项目,各年贸易收入均占全部收入50%以上的份额。然而,贸易却不是海南椰岛的利润来源,每年其为上市公司提供的利润最高不过2000万元,再考虑相关税费基础,贸易对收益的贡献就更加有限了。

  或许正是考虑到贸易的利润贡献度低,2006年,海南椰岛董事会在报告中提出“对贸易业务进行调整收缩”。截至2007年中报,其贸易额巨幅下降至0.58亿元,与上年同期4.41亿元相比下降86.85%。然而2007年全年,其贸易额为6.03亿元,因此,其下半年贸易收入为5.45亿元,与2006年同期相比不减还增。

  可见,海南椰岛对贸易交易的收缩政策是有限的,即上半年贸易额的巨幅收缩并非受海南椰岛经营政策影响,而是另有其因。如果大量开展贸易业务不是为了增加利润,那么所为何来呢?

  白糖悬案

  海南椰岛在2007年中报附注中这样表述:“报告期末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38.12%,系因报告期为白糖贸易筹资到账的现金,因市场波动暂缓交易所致。”公司用同样原因解释短期借款的高幅增长,当期新增短期借款1.5亿元。

  以上披露说明海南椰岛为白糖贸易大量拆借资金,但至中报止却并未实际支付,造成中报货币资金余额为1.7亿元。海南椰岛上半年贸易异常缩水或许正与白糖密切相关,而其被法院查封的那批白砂糖交易同样主要是在2007年签订合同的。

  2007年8月,海南椰岛和中谷糖业签订了一份价值1.32亿元的白糖订货合同,正如仲裁公告所披露的:“2007年8月22日,洋浦物流与中谷糖业订立《购销合同》,向中谷糖业购买一级白砂糖40000吨,单价3300元/吨,总金额13200万元。”但这份合同似乎签订得过于积极,白糖于2007年11月19日至2008年4月1日才分批交货,因此可以说,协议标的是2008年的新榨季货物,而协议签订时连甘庶还没成熟。

  实际上,中谷糖业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量交付货物,2007年11月19日至2008年4月1日仅交付白糖数量19000吨。2008年2月21日,海南椰岛又与中谷糖业签订协议购买白糖20000吨,并重新定价为3000元/吨,2008年3月3日至4月6日,中谷糖业交货数量仅为15508吨,仍不足合同约定。交货数量不足、重新签订的第二批糖款价格每吨下降300元等信息似乎暗藏玄机。另外, 2007年签订的白糖购销合同,至庞贵雄意外死亡事件发生时,货物却仍然存放在中谷糖业,也不禁让人对该批货物是否顺利完成生产并得到完整、妥善的保管产生疑问。

  同时,在仲裁公告中,海南椰岛对此解释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称协议注明货物监管由洋浦物流自行负责,另一方面却强调“公司现阶段无法确定能否全部收回上述货物”,这种言词难以令人信服:公司自己负责监管的货物怎么会无法确定能否全部收回?既有发票又有协议约定的白砂糖,为何在庞贵雄死后要以仲裁形式确认产权?

  现金异象

  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讲,资金链的维系是最重要的,一家业绩良好的公司很有可能在扩张时遇到资金瓶颈而突然崩溃。庞贵雄的糖业扩张与目前全部资产被查封的结果正印证了这样的规律。

  实际上,海南椰岛历年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均为负数,这正符合白糖生产周期的季节性。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是糖业生产榨季,而采购付款也大都在此时进行,因此,上半年正是海南椰岛大量向糖厂支付白糖采购款的期间,海南椰岛的白糖购销款应该在糖王旗下糖厂资金链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而由图1可见,海南椰岛向庞贵雄控制下的糖厂预付货款在2007年至2008年高额增长,同时2006年至2007年中报,在新榨季产品交货后均没有发现对其大额预付款,而2008年中报却有3896.50万元。这3896.50万元预付货款很难得到合理解释,在榨季结束后海南椰岛预付的是哪笔货物的款项?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2008年中报中,还有应收中谷糖业的账款4502万元。海南椰岛为何大量囤积白糖于中谷糖业却并不销售,同时还在预付白糖款再增加订购货物,而另一方面却又向中谷糖业销售白糖?

  虽然尚无法猜知公司的真正意图,但整个事件脉络却似乎异常清晰:海南椰岛的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无疑是对庞贵雄的中谷糖业资金流产生了救助作用,正是透过这些渠道,海南椰岛为资金链条垂危的庞贵雄进行现金流支援。

  当然,这一支援并非无利可图,白糖的压价采购正是对上市公司可能面临市场跌价风险的一种补偿。然而,事与愿违,庞贵雄的企业并未渡过危机,他以自杀终结了所有的债务,也最终导致海南椰岛形成巨额坏账和巨额亏损。

  损失分析

  以上分析可见,庞贵雄的意外身亡间接造成与中谷糖业、前山糖厂等有密切业务关联的海南椰岛债务人经营情况恶化,从而直接导致上述债权有可能无法收回。

  在财务层面,就2008年中报财务信息分析,中谷糖业是海南椰岛的最大债务人,公司对其应收款中报余额高达4502万元,另外,公司对前山糖厂预付款余额3896.5万元,仅从中报大额欠款中分析可见,庞贵雄旗下两家公司对海南椰岛的欠款就达8398.5万元。除此之外,很可能还有我们未能看到的其它款项,因此,庞贵雄的意外事件,造成海南椰岛四季度大量坏账的产生也就成为必然。这可能是造成海南椰岛第四季度业绩巨亏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被仲裁归属于海南椰岛的34508吨白砂糖的情况似乎也十分让人担忧,正如海南椰岛所称:“公司现阶段无法确定能否全部收回上述货物。”

  同时,其它方面的损失虽然因素诸多,却未必是关键,如“因 2008年下半年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食用油业务及淀粉业务产生经营性亏损;2008年营业费用及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加”等方面。

  综合坏账、存货可收回性以及其它因素,高达1.6亿元的亏损不再让人吃惊,而具体情况还有待年报披露才能做出更客观的论证。更令人担扰的是,海南椰岛将面临最大白糖采购方在新榨季之初陷入绝境、1亿多元流动资产损失等给其流动资金带来的巨大考验。

  2008年12月28日,海南椰岛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债券的议案》,其筹资之路已然开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