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业绩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5日 02:14  证券日报

   和君咨询认为,今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将会较去年减少;社会各界对于股权激励的认识将会回归理性;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将会成为股权激励实践的主要矛盾

  □ 本报记者 闫立良

   和君咨询提供给《证券日报》的《中国股权激励年度报告-2008》认为,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其数量明显剧增,但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推出的计划在当年就顺利通过审批并已经实施的上市公司只有8家,仅占总量的13%。尽管如此,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的上市公司业绩普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008年是股权激励的“井喷期”,大量的股权激励方案在这一年中集中出现。据和君咨询统计,2008年沪深两市公布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司共60家(除股改中作出相关承诺的上市公司),占两市上市公司总数的3.61%。公布的股权激励方案数量创中国引进实施股权激励以来年度公布方案数量新高,相当于2006年全年公布的方案数量的1.36倍,亦为2007年公布方案数量的4.61倍;在方案具体设计上,“民营企业、股票期权模式、定向增发方式”等特征仍然是主旋律,但是限制性股票的重受青睐也让各界看到了市场变化对股权激励产生的影响。

   在2008年A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60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在当年就宣布终止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就有32家,占总量的54%,而推出的计划在当年就顺利通过审批并已经实施的上市公司只有8家,仅占总量的13%。

   和君咨询认为,导致过半的计划终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价纷纷跌破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授予价格,导致诸多公司不得已选择撤销或终止其股权激励计划;二是《股权激励备忘录》等相关法律法规颁发,导致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与新规不符,不得不收回已经公告的计划,待重新修改后再寻找更何时的时机实施。

   股权激励的实施收到了两方面的积极效果:一方面,股权激励推动公司业绩提升。和君咨询在对所有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进行跟踪分析后发现,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业绩普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换言之,股权激励对公司的业绩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行业平均摊薄每股收益为0.3276元,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万科为0.4733元,新湖创业为1.5188元,广宇集团也达到了0.39元。医药行业这种现象也比较明显。

   另一方面,股权激励帮助企业提升薪酬竞争力。尽管2008年股市的下跌影响了股权激励的预期收益,但踩准时点的公司股权激励收益依然可观。在这个经济冬天来临之时,企业裁员、高管降薪成为众多企业“保暖过冬”的手段。而前期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无疑将凭借股权激励,显著提升薪酬竞争力,有效保持骨干队伍的长期稳定性。比较突出的公司有苏泊尔用友软件中捷股份、华侨城、辽宁成大等。

   展望2009年的股权激励,和君咨询认为会呈现三大特征:

   第一,今年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将会较去年减少。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以下两个因素将会直接导致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的减少;业绩水平的下降使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无法满足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舆论环境的紧张将会给中国股权激励的实施带来空前的压力。

   第二,社会各界对于股权激励的认识将会回归理性。去年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票市场回归理性,股权激励政策的完善健全,股权激励的收益也回归理性,这必将引起企业界、资本界、舆论界对于股权激励理性思考。因此,今年股权激励的意义以及使命将会重新受到重视,更为健康的股权激励舆论环境将会呈现,更为理性的股权激励实践必将呈现。

   第三,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将会成为股权激励实践的主要矛盾。随着股权激励政策的成熟及充分普及,符合规范必将成为常态,股权激励的实践将会更为注重实施效果。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