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基金拉抬宝胜股份谋自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6日 17:37  投资者报

  魏子丹

  39

  2009-2-9

  投资者报(记者魏子丹)春节前后,宝胜股份(600973.SH)共出现了5次涨停,股价从8元多飙升到15元。 2月5日尾盘时,在大盘翻绿的背景中,该股却被强力拉上涨停板。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股票异动信息显示,在该股1月22日起连续3个交易日的涨停板中,机构成为最大的幕后势力,其中尤以基金居多,一定程度上,正是基金们联手导演了这次累计超过60%的暴涨。

  5日累计换手115%

  从1月22日到2月4日的5个交易日中,宝胜股份每日换手率都超过20%,累计换手率达到115%。

  本轮攻势的发动从1月20日正式启动,当日宝胜股份低开0.13元,午前始终围绕前日收盘价8.99元上下波动。

  午后开盘,股价依然毫无起色。

  13点30分前后,“奇迹”发生。当日宝胜股份分时成交量始终保持1万股左右低迷状态。但在13点26分,分时成交量突然放量至12.4万股,并在随后的两分钟内先后冲高至54.85万股和284.59万股,三分钟内成交量已经占当日总成交量1326.58万股的26.5%。

  之后该股持续放量,最终将股价锁定在涨停板。

  春节休市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宝胜股份连续涨停,节后开盘首日,宝胜股份再次涨停。

  在上交所2月2日公布的交易信息中,有两个机构席位分别以2406.69万元和9988.32万元列买入席前两位,一机构席位以1272.48万元列卖出席第二位。

  2月3日,亦出现两个机构以1519.68万元和1018.27万元列买入席前两位,同时一机构席位以2715.08万元列卖出席第一位。

  2月4日,有三个机构席位分别以1392.95万元、931.79万元和893.14万元列买入席前三位,另有两家机构席位以1519.68万元和1018.27万元列卖出席前两位。

  机构拉抬股价动因

  从该股2008年三季报发布的前10大流通股东来看,很可能是以基金为主的机构引发了本轮炒作。

  2008年11月7日,宝胜股份跌至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5.68元。较之2007年40.58元历史高位跌幅超过80%,即使经过了本轮上涨,跌幅仍然超过60%。而前十大流通股东中7只基金持有该股的比例高达25.04%,至今大部分基金可能还被套其中。

  从2005年四季度开始基金陆续建仓宝胜股份,当时股价已经达到5~6元,这就意味着它们买入该股的成本价基本在5元以上。而基金继续增仓的2006年一季度,宝胜股份最低价也已经达到6.22元,并一度冲高至7.3元以上,进一步拉高了建仓成本。

  截至2008年三季报,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已经没有最初建仓宝胜股份的基金。由于2006年以后该股股价再未跌至6元以下,只能说明目前持有宝胜股份的基金,成本远高于6元。

  换句话说,2008年底出现的5.68元价位,肯定已经跌破基金的建仓成本。而随后反弹到7.6元左右,对于多数持仓机构来说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可见,此次股价拉升幕后的力量可能是基金在进行自救。

  以光大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为例,自2006年中报至今的10个公告季度内,其始终持有大量宝胜股份。2006年三季度,宝胜股份在7元左右,光大宝德信持有股数上升至123万股。2006年末,以当时10元左右价格,其持股数进一步上升至307万股。

  200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在股价已经高达25~35元时,光大宝德信量化核心再次大幅增仓至664万股。

  而在宝胜股份2008年三季报中,经过减仓仍保持第二大股东地位的光大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只能以至少20元左右的建仓成本,面对不足10元的低廉股价,市值缩水了数千万元。

  机构资金入主始末

  作为一只规模中等的通讯设备制造业股票,上一轮大牛市彻底改变了宝胜股份的“内部构造”。

  与中国石化等大盘蓝筹股相比,宝胜股份显然不在基金等机构必须配置股票名单中。因此在上一轮熊市中,以基金公司、券商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几乎从未涉足宝胜股份。

  据宝胜股份公布的定期报告显示,直到上一轮熊市触底的2005年6月,该股仍未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2005年中报中,宝胜股份前10大股东全部是企业和自然人股东,没有一家机构投资者出现。只有在前10大流通股股东中排名第6的兴业证券,以持有206713股,仅占0.17%的持股比例成为唯一的机构投资者。

  直到大盘筑底反弹的2005年三季度,宝胜股份前10大股东名单里才出现了首个机构投资者——持股0.93%的诺安平衡证券投资基金。

  然而随着2005年四季度大盘再次回调后完成历史性筑底,机构投资者仿佛迅速注意到了宝胜股份。

  据2005年年报显示,宝胜股份的机构持股比例至少达到11.83%,这意味着在四季度一个季度内机构买入量比以前增加10倍。而这些机构中既包括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还有申万巴黎和华富等两家公募基金公司,以及Bill&Melin(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这样的重量级QFII资金。

  到2006年一季度,随着获得股改送股的自然人大股东退出,宝胜股份前10名流通股股东已经全部被机构投资者包揽,而且增加了保险公司和银行这两大机构类型。截至2007年中报,除国有法人股东宝胜集团有限公司外,宝胜股份前10大股东已经全部被南方、上投摩根以及光大宝德信等基金公司包揽,5家基金公司总持股比例已经超过25%。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