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医改带来市场扩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 05:0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东兴证券 李秋实

  我国每年用于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未来3年共投入8500亿元,相当于直接为医药市场带来2500亿元的增量,这符合我们的预期。预计这8500亿元将用于加大医保报销的投入、城镇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投入、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加强以及推进创新药物研发等几个方面。

  新医改的主旨在于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建全我国医疗服务体制,以及规范和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这对于我国的医药行业将带来长期深远的利好,我们认为影响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以杠杆效应拉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重塑医药行业格局,改变竞争规则。

  杠杆效应 需求高速增长

  我国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一直在逐渐增加,2007年急速增长了40%,目前城镇医保的覆盖人数已经达到2.2亿。可见,在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后,医保扩容趋势已明显加快。

  直接的医疗保险增量,将以杠杆效应拉动医药消费需求的增加。医疗保险只占医药消费的一定比例,其间接带来的医药市场增量将更加可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医保投入的增加将刺激压抑许久的消费需求,改变人们的医疗消费习惯。从以往“小病不看,大病去三甲”,转变为生病就去就诊,先去社区医院,大病转向大医院,从而带动医药消费的全面升级。

  新医改也将带来医疗硬件设施的增加,尤其是改善乡镇和农村的医疗设施。预计直接给二级市场增加的设备投资就达到67.71亿元,惠及的医疗机构数达到2.47万。这将更加有利于乡镇和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从而间接带动乡镇二级市场的扩容。

  强者愈强 重塑竞争格局

  根据SFDA南方医药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制药工业百强占医药工业五大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逐年增加,在2007年达到39.6%,比2006年增长0.56个百分点。国内前十名医药企业占总市场规模约为25%左右。但这个数字与全球相比,仍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根据IMS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前十大制药公司占全球药品市场比重约42.79%。在新医改的推动下,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医改将给医药行业各个环节带来新格局。在研发领域,国家的新医改财政投入会加大对于新药创制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研发实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财政补贴。此外,SFDA对新药上市的注册审批开始从严。鼓励专利药、创新药,对制剂的审查进一步严格把关。2007年新药审批数量明显下降。但这对于研发实力强大、产品质量优秀的企业却是利好。因为从严审批新药减少了市场上的很多同类产品的竞争,使优质产品的市场地位不会受到低价劣质产品的威胁,优秀公司拥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生产领域,国家对于GMP认证给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标准。这使得很多制药企业不得不重新整治自己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以适应新的标准,一些原本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关闭。这些都给行业龙头优质公司带来利好,使得马太效应增强。

  在销售领域,公立医院的改革将触动医疗机构和医药公司销售环节的神经,减少“带金”销售,减少中间利润流向个人手中,使得临床推广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这样,更加利于疗效好、质量高的优质产品销售,对行业龙头同样利好。

  在流通领域,医改的扩容的确为作为中间商的医药流通带来利好,但国家近年来对医药流通领域的整顿减少了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也使得中间利润减少流出。医药流通行业从此进入微利时代,但一些规模大、现金充裕、渠道广泛的龙头医药流通企业,却可利用这样的时机迅速扩张。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