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珠三角造船业整合借道资本市场

  广船国际面临更多发展机遇

  《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支持珠三角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更多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从而逐步提高在全球化产业链中的位势,更好地转变为内外需并重、全面融合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本报记者一周来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采访显示:珠三角传统产业的升级整合已经展开,在新技术、现代服务业方面,深圳、珠海已经拥有先发优势,可以预期两大城市在区域产业转型方面将形成更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

  广东作为我国造船业的传统区域,在造船和相关配套装备制造业方面拥有不俗的实力。目前,在珠三角地区主要分布着中船集团旗下的四家造船企业:广船国际、文冲船厂、龙穴船厂和黄埔船厂。

  资料显示,广船国际加上文冲船厂,产能大约在90万吨;龙穴船厂有200万吨、二期建成后可增加至400万吨,即使加上主要生产军品的黄埔船厂,广东现有造船能力与千万吨级的规划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珠三角地区对做大做强造船业的思路是整合加搬迁。据悉,目前广船国际正在积极收购文冲船厂,去年9月证监会已受理该案,如果市场支持,今年9月底前应该能完成。

  收购后的广船国际将与龙穴船厂形成珠三角的两大民用船舶生产基地。有分析指出,由于龙穴船厂刚刚投产,运作等方面还需要磨合,整合后的广船国际很可能在广东造船业大发展中表现突出。

  除了通过资本运作来达到整合强势企业的目的,珠三角地区还积极利用搬迁等手段扩大船厂的生产面积、改善船厂生产条件。龙穴船厂在规划之初其实是为广船国际实施搬迁所准备的,但由于同业竞争等问题的限制,最终广船国际并没有迁往龙穴,而龙穴船厂则走上了自主创业的征途。

  有分析人士指出,广船国际2008年可能完工18艘船,约71万吨,计划在2009年和2010年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随着产能的不断提升,广船国际生产场地局限问题将日益突出。

  2008年10月29日,广船国际在中山市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从事船舶分段制造业务,注册资本为1亿元。2008年底,中船集团与中山市政府签订了“发展船舶制造项目框架协议”,以打造中船集团中山船舶制造基地,该造船基地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主要生产成品油轮、化学品船等高科技船舶,预计两年后投入运营。而据记者了解,广船国际在中山的子公司正位于这个基地之中。

  不论是整合还是搬迁,珠三角正在不断提升造船业的规模效应。据悉,广船国际目前拥有员工1万人左右,对应70万吨的造船能力,据此计算,拥有200万吨造船能力的龙穴船厂可能创造接近3万个工作岗位,而随着搬迁、整合的不断深化,造船业无疑将为珠三角提供更强的工业基础和大量的就业机会。

    相关专题:

    国务院将审议造船业振兴规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