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小非解禁股缘何突然走强 (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1日 02:27  金融时报

  从产业资本的态度看,随着股价泡沫的消除和股票内在价值的凸显,不仅许多大非承诺限售股解禁后,将自愿延长锁定期或表示低于一定价格将不减持,一些产业资本更是无视大小非抛压而大肆通过二级市场进行收购。产业资本延长锁定期或大肆收购的动作,让市场对大小非解禁股的价值开始了一轮重估浪潮。特别是对一些高成长性股票,市场的“重估”几近狂热。比如,长春高新预计2008年度净利润约1800万元到2200万元之间,同比增长180%至230%,这样的业绩增长,使该股即便面对1313.2657万股限售股解禁,股票依然凌厉上涨,从2008年11月3日到2009年1月19日,54个交易日最大涨幅达186%。

  从政策预期看,无论是采用类似与股指挂钩的ETF基金的方法,来有效消除大小非的个股风险;还是由社保基金出面购买大小非,通过社保基金的持有,把大小非对股市的冲击作用化解到投资者可以接受的程度;甚或推出专门接盘大小非的政府基金或者平准基金,总之,市场对解决大小非的诸多利好政策的期待,正在改变此前那种将大小非解禁消息视为利空的“成见”,投资者的做多信心正不断恢复。

  上述种种解释和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也并非没有接近现象背后的本质,但却未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小非解禁股“突然”走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底,A股市场因股改累计产生限售股4669亿股,其中已解禁1238.29亿股。换言之,早在11月底之前,A股市场就已经解禁了1238.29亿股,为什么直到2008年12月底以后才出现了大小非解禁股突然走强的现象?

  现在看来,大小非解禁股的突然走强,应当与全球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特别是实施大规模降息背景下,我国股市外围流动性突然大幅增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份,我国贷款增速出现了向上拐点。信贷增速向上拐点,不仅说明流动性增速显著提高,将有利于保增长,进而有利于改善目前支撑股市的经济基本面,增强做多信心,而且宽裕的流动性还将会给大小非的市场行为带来深刻变化。表现为,一方面,宽裕的流动性将使此前那些面临资金困境,以至于不得不在二级市场上忍痛低价抛售解禁股以获取资金的大小非们,现在可以从容抛售,甚至无须或暂缓抛售,市场抛压骤然减轻;另一方面,充裕的流动性,也使那些拥有了资金却无处可投的大小非们,在利益驱动下,将目光转向二级市场,甚至不排除通过制造题材、人为拉高目标股价的办法,来实施此前根本无法实现的高位减持。

  从这个角度看,大小非解禁股突然大面积走强的景象能否蔓延和持续,将主要取决于未来股市外围的流动性状况。至于产业资本给大小非解禁股披上的诱人面纱、赋予的热门题材,都将始终偏离不了这样的宗旨:所有的拉高都是为了减持。当然,如果未来大小非解禁股都能通过营造赚钱效应的方式来完成减持,那么,这一具有标志意义的转变,将使令人恐惧的大小非解禁压力由此化解,股市的下跌空间由此封闭,中国股市全流通中的阵痛因此减轻。现在,一切就看大小非解禁股的后续表现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