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认为救市是购买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2:4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王婷 申屠青南

  

  随着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政府是否应该“救市”、如何救市成为业内学界讨论的热点。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2009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与会专家都倾向于目前应该采取积极的政府干预,来促进经济增长。救股市不仅仅是救二级市场,而是救一级市场,恢复股市融资等功能。有专家认为,政府救市是一种购买行为。

  救市是购买行为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政府救市是一种购买行为,通过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来救市时,购买到的是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购买到更加扩张的消费市场、购买到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购买到符合生产力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的产业结构等等,甚至为纳税人购买到更多正确的乃至先进的意识。

  他还表示,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并不应该仅仅定位为应对危机。出口受阻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其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我国外汇减少,而是就业可能会受到冲击。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出口原本就应该停止了,比如在出口稀缺的能源、原材料,应该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结构,同时应及时调整出口国别的结构,不应该仅仅盯住美国,这对长期的外贸进出口结构上的均衡是有价值的。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要关注短期救市和长期发展的关系。从股市来看,去年暴跌造成股市各种功能的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救市不仅仅是救二级市场和救投资者,而是救一级市场,恢复股市融资等功能。

  他认为,救市短期可从恢复市场信心入手,长期看,政府还应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完善市场,同时,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采取各种措施来防范资本市场风险。“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资本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及时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不能把审批长期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政府通过救市对市场进行干预,不应该减弱市场原则,而是补充市场原则。市场有失灵的时候,但政府方面也存在失灵问题,所以应理性考虑政策操作,设立好合理的政府介入方案和具体政策措施,防止“政府万能”的幻觉——这种幻觉在加大政府干预的操作环境里很容易产生。

  “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但不能理解成政府什么都可以调控,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审批一番。”他建议,面对下滑的宏观经济,应该加大政府合理介入的力度,这时候要坚持贯彻扩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同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能把审批长期化,防止旧机制“复辟”。

  贾康建议,政府启动四万亿拉动内需,这四万亿的项目不一定非要全部由中央来审批,地方审批可以减少中央政府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短期调控一定要和长期深化改革、转变机制紧密联合在一起。

  王忠明认为,四万亿投资,既然是纳税人的钱,老百姓就应该有知情权,如果这一步可以实现,对于我国的公共投资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