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重组:09股市的主打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 02: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证指数

  ⊙阿琪

  每一轮大调整之后,行情结构、投资理念、盈利模式、投资者队伍、监管举措都会进行一次重新组合,行情的内容也不会例外,由于经济与公司盈利等各项数据逻辑不太乐观,大多数公司的库存风险还未得到有效释放,目前以“自上而下”模式从行业板块中寻找2009年投资主题更多的是“矮子里边拔长子”。同时,由于刺激消费等提振内需是一项长久性工程,目前诸多刺激性政策还仅仅停留在题材的层面上,一系列刺激政策将来能取得怎样的成效?在经济数据和公司盈利中将有怎样的表达等都还只处于“雾里看花”时期。因此,在内生性增长缺失之后,2009年的股市将更多地有外生性增长来驱动,这决定着2009年A股行情将更多地由“没有增长炒概念”来唱主角。

  2009年的股市要好起来,经济与公司数据逻辑却又不乐观,这就需要行情新的驱动引擎能打破目前主导市场悲观预期的估值束缚。因此,无论是从当前的经济背景来看,还是从市场背景来看,2009年具备外生性增长来驱动,且能打破市场估值枷锁的核心投资主题是以收购兼并为主线、注资整合为侧翼的大重组概念,具有庄股特性的“投行创造价值”盈利模式或将重出江湖。

  收购兼并与注资整合将成为贯穿2009年行情的核心投资主题,这是一系列内外因素共同的使然。

  其一,在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冲击下,我国政府正极力鼓励优势企业进行行业内收购兼并,以及对出现经营困境的中小企业出手拯救,收购贷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适时出炉的。而在股市行情中达到的效果是:被收购者脱离困境,会立即迎来“价值重估”;收购者达到“拾遗补缺”、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之目的,并能享受到诸多政策上优惠,行情估值标准与估值水平也将因此获得提升。

  其二,在全球经济衰退促使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的非常时期,央企重组、地方国资重组正在以进度更快、力度更猛、广度更大之势全方位地推进。央企与地方国资重组的目的显然是为了1+1>2,重组后的公司完善了整个产业链,大多是行业内的排头兵,掌握了整个行业的话语权。因此,其在股市中一般能享受到估值溢价,重组整合前后的行情效果往往是1+1>3。由于央企与地方国资重点公司大多是股市中权重公司,他们因重组而出现外生性增长,以及行情活跃的提高无疑能提升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

  其三,在“锁一爬二进三”之后,2009年A股市场将真正进入全流通时代,经过2008年的“旷世下跌”,许多公司已经跌入重置成本,这无疑为市场化收购兼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经历了2007年与2008年上半年的超紧缩调控,又经受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洗礼之后,许多行业已开始出现“剩者为王”的现象,以至于许多PE资本纷纷转战二级市场。因此,一、二级市场中的协议收购、举牌收购、要约收购已经开始屡见不鲜。因此,未来围绕目标公司更具刺激性的收购与反收购将层出不穷。

  其四,如果说,发生于2008年危机时期的收购兼并更多地以政府为主导的,其目的是在于“救灾”和体现政府的信托责任;2009年在“剩者为王”之后产生的收购兼并将更多地以商业性为目的。全球资本市场形成的收购兼并浪潮,及其带来的盈利模式必然会对A股市场产生联动性影响。

  其五,不仅仅是股市投资者,许多上市公司在内生性增长缺乏的时候,也会“绞尽脑汁”追求外生性增长。因为,再融资、市值价值等利益密切相关。资产重组是经济数据和企业财务进行“数字游戏”的捷径,也是股市拨弄资本魔方创造“反周期投资收益”的良方。

  其六,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创新并购、重组手段进行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这无疑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强化了大重组概念将是2009年行情的核心投资主题。

  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破坏力是史无前例的,由其引发的全球性收购兼并浪潮的汹涌程度或将是史上最为壮观的。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正当人们在逐一考量哪些行业、哪些公司受危机影响最小,受惠经济刺激政策程度最大的时候。一批“毫不起眼”的,在行业中居于相对劣势的低价公司、绩平与绩差公司却反常地活跃起来,其蕴涵的重组热潮来临之前“春江冷暖鸭先知”的行情特性不言而喻。可以相信,贯穿2009年的“并购与重组”行情已在孕育和骚动之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