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信用卡市场:无序扩张后风险在积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03:4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张朝晖 张泰欣   

  在习惯以发卡总量“论英雄”的国内信用卡市场上,不计成本的发卡和恶性竞争不断降低着信用卡的准入门槛。业内专家表示,信用卡市场快速扩张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尤其在经济下行趋势中,持卡人违约的道德风险正在增加。

  “重生不重养”

  在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国内发卡机构普遍面临产品同质化严重和盈利空间缩小的问题。某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表达了担忧:“盲目发卡现象非常严重,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过度营销使得活卡率不容乐观,客户忠诚度低,信用卡后端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面对国内信用卡市场存在的“重生不重养”的局面,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表示,这是商业银行一味追求发卡规模,争夺市场份额的副产品。

  从银行角度看,一方面银行卡业务不仅可以给银行带来非利差收入,还能带动存贷款的增长,增加利息收入。另一方面,银行卡业务是一项最具规模性经济特点的业务,只有发卡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盈利。

  目前信用卡市场尚处于上升阶段,大多数中小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发卡数量还很有限,急于通过加快发卡速度来突破规模限制。而一些发卡量较大的银行为了巩固和拓展市场,也在银行卡发行方面采取积极的态度。

  近几年,为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部分银行不惜成本,采取免年费、办卡送礼品、返现金等形式进行营销,以业务亏损来换取市场份额,以便在信用卡市场占有有利地位。个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硬性发卡量任务,而部分发卡机构为了完成任务而突击发卡或忙于发卡疏于服务,造成了大量的睡眠卡。

  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负责人对记者直陈,睡眠卡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也不利于管理,不利于银行卡的健康发展。

  与英美等国发达的信用卡市场相比,中国信用卡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发卡机构还没有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虽然商业银行纷纷把银行卡业务作为向零售业务转型的重点领域,但是“粗放型”扩张业务潜在的风险隐患也正在积聚。

  风险须警惕

  在韩国,消费者过度负债就曾引发严重的信用卡危机,由于当时很多消费者盲目透支,到2003年底韩国家庭负债率达80%。其中韩国最大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公司经营亏损达1.4万亿韩元,累计信用卡坏账近10万亿韩元。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竞争激烈,营销过度,一人多卡现象严重,申请欺诈风险开始抬头,发卡机构从营销环节就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中国银监会此前多次就信用卡非法套现活动所暴露出的商业银行信用卡循环信用业务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作出提示,要求各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对信用卡透支额度、签约商户、持卡人领卡用卡行为等方面的管理。

  除了恶意申请欺诈外,当前经济形势的动荡变化也给信用卡产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美国,每当经济出现滑坡时,信用卡坏账率都会成倍增加。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严学旺在此前曾表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一些资金链紧绷的小企业和个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信用卡。今年以来,信用卡欺诈比例上升已是不争的事实。有效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成为各发卡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

  不过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看,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沿海地区的信用卡违约率和坏账也有一些上升,但从全国整体看,由于大多数居民仍以储蓄为主,并且各家银行都采取了较为严密的管控措施,整体而言,信用卡市场的风险完全可控,并且就目前看,市场的发展态势还是可观的。(本系列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