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明年信用产品或将唱债市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 08:4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新华社记者 徐寿松 王宇

  ⊙本报记者 秦媛娜

   

  有关统计显示,2008年债券市场共发行了2548.8亿元企业债、288亿元公司债、710.05亿元可转债、1560亿元中期票据和4338.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累计规模为9355.45亿元。债券市场为大大小小的企业提供如此巨量的融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有市场人士分析,2009年将是企业债券类产品唱主角的一年。但是在欣欣向荣的同时,也需要投资者特别注意防范信用风险。

  

  企业债券大发展

  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金融30条”,多项内容涉及债市发展。其中包括“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积极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

  如此明确和直接的政策表述显然意味着信用类债券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金融30条”还指出要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这可以理解为,银行资金的引入将带来更多的需求,相应地交易所的信用产品供给也会增加,供需两旺,信用产品大发展并非天方夜谭。

  也正是受到这种利好预期的刺激,上证企债指数自12月初以来就单边拉升,并屡创新高,涨幅是同期国债指数的两倍还多。

  申银万国证券的分析师张睿认为,2009年企业债券的规模将继续扩张,因为在经济下滑周期中,费用管理成为企业重中之重,“大型优质央企用公司债券替代银行贷款的动力增强,资金链压力大的企业对中期流动资金需求仍较大;部分大型企业亦有可能通过债券融资进行购并”。

  规模扩张、投资机会增加,这也是市场公认的观点,国信证券分析师皮敏认为,在2009年整体的低利率环境下,可转债和信用债将是获得超额收益的最好机会,且需要投资者精耕细作、自下而上的挖掘。

  张睿还表示,债券的供给结构会出现转变,基础设施中长期债券供给将大幅增加,包括铁道债、交通运输类债券、电网债等,在中长期供给规模中占比预计超过40%;同时,地方政府投资支出加大的同时,城投类债券规模继续快速增长,不排除市政债试点推出的可能。

  

  警惕信用风险

  但是在供需两旺的同时,也特别需要关注信用风险,这在2008年已经初露端倪。最早在10月底时,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有中国铝业等公司的几只债券因为各种原因而推迟发行,开始让市场感到一丝不妙。

  到了10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一只由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可交换债券被投资者抛售,盘中最大出现了接近10%的跌幅,尽管收盘有所回弹,但是跌幅也达6.9%。如此剧烈的波动在债券市场上鲜有出现,有分析人士称,这可能与市场盛传江铜在期货交易中遭受巨大损失有关。

  在此之后,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升级,引发了企业债券的整体表现不佳,特别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大面积下跌。

  众多金融机构在报告中都分析认为,对于未来经济形势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担忧是这次市场暴跌的重要原因。安信证券的报告认为,考虑到未来宏观经济数据继续向较差的方向发展,预计信用债券的利差还会呈现扩大的趋势,尤其是那些低等级、无担保的信用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沪深两地交易所上市的20只公司债中,有9只共计190亿元债券的发行企业被分析师公开列入回避行业,占市场总存量的近五成。而相比于银行间债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格局,交易所债券包括众多个人投资者,他们的风险辨别意识、承受能力较差。

  虽然在我国的债券市场尚未出现过债券无法如期兑付的情况,但在2006年出现的“福禧事件”也曾为市场敲响过信用风险警钟。

  业内人士建议,从政策层面来看,一旦真的有企业出现不能偿付的困难,必须要有相应的处理机制,防止危机的扩散反过来对企业的经营、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作为市场投资者,在被企业债券高额收益吸引的同时,也必须做好信用分析、发债企业行业选择、内部风险控制的工作,把好自己的钱袋子,成功分享企业债券大发展的果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