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整融资市场结构 货币政策“短中长”须协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连平
杨涛
华而诚
庄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急转直下,中国货币政策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风向大转。在“适度宽松”的既定基调之下,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金融30条”),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到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为依据,中央政府将明年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目标设定为17%。此外,央行还首次宣布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降低1年期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然而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之时,货币供应量17%的增长目标亦面临较大压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金融30条”着重对刺激信贷提出诸多政策方向。

  “金融30条”的出台实质上是对前期“国务院十条”措施的具体落实,该文件的出台为后续具体刺激经济政策带来更多预期。然而,作为一个有待细化的政策,该文件并未解决市场所期待的诸多问题。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趋势下,17%的M2增长能否实现?商业银行惜贷心理以及局部信贷需求萎缩是否会影响到货币信贷的增长?为解决目前融资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政府是否应该更大力度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针对这些问题,本期金融圆桌邀请了四位权威专家进行解读。

  ⊙本报记者 唐真龙 周鹏峰

  嘉宾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连平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杨涛

  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华而诚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庄健

  明年货币投放力度加大

  上海证券报:按照“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的计算方式,17%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能否实现?

  连平:近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在力度上是空前的。从投资拉动角度看,我国2009年GDP增长速度应该高于8%的水平。从物价角度看,尽管目前CPI维持在2%的水平,明年初可能若干个月份会出现负值,但是考虑到明年大规模内需扩张政策的实施,一些原材料的价格会因为需求的增长而出现反弹;同时发改委近期表示将在目前较好的时机推出价格改革举措,我国CPI明年有可能达到3%左右的水平。因此,“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计算,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有其合理性。

  杨涛:明年M2增长17%的目标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从历史上看,M2增长高于名义GDP增长的情况只有在通货紧缩严重时才会出现,如在1998年至2003年间曾持续这一现象。

  应该说,从货币当局角度来看,确立该目标也有其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近期经济指标不断变坏,通货紧缩压力开始出现,政府希望增强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以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二是为了稳定市场预期,表达政府明年扩大流动性的强力姿态。当然,经济紧缩期完成M2目标的难度更大一些,政府也表示明年只是“争取”实现M2目标,并且还会“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这些都增加了政策弹性,体现出M2目标的政策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华而诚:假设明年经济增长8%,通胀大概3%左右,加起来就是11%,那货币的目标是17%就显得过高了。当然也可能预期的GDP增长目标是9%,通胀在4%,那就与目标拉近了。我判断,第二个组合的概率较低。

  因此,这个目标其实说明的是明年的货币投放的力度将相当大,但很多的钱投放后,并不会产生过高GDP的增长与过高物价的上涨。其原因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经济的不确定性增高,大家都紧握现金或存款,再多的货币供给都化为并非满足经济交易的货币需求了,类似凯恩斯所说的“流动性陷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