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持续大跌后,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泡沫已开始释放,并且各国政府集体“救市”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人们对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预期,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避免了L型走势的出现。
作者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正处于U型的底部阶段。如果乐观一些,底部运行时间在1年半左右。如果悲观一些,这个底部可能要到2010年中才“掉头”。
□陈克新
经过持续大跌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后市走势,究竟会以何种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综合来看,应该是经过震荡后缓慢进入上升通道的U型形态。
进入震荡筑底阶段
市场运行情况表明,经过前段时间“高台跳水”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跌落的空间有限,已经进入震荡筑底阶段。与此同时,持久性强劲反弹条件暂时也不具备,尚未进入全面回升通道。因此,今后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既不是V型形态——急剧下降之后迅速反弹,也不会是L型形态——大幅跌落之后陷入“漫漫寒冬”、长时期难以回升,而是呈现U型形态——持续暴跌之后进入底部运行阶段,经过一段时期震荡,缓慢进入上升通道。
在整体行情运行态势中,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正处于U字型的底部阶段。这个底部运行时间有多长?如果乐观一些,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行情底部运行时间1年半左右,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直到2009年末结束,然后进入上行通道。如果悲观一些,这个底部运行时间有可能长达2年,即到2010年中才会“调头”。
U型走势的决定因素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将呈现U型形态,主要受到以下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首先,消费需求未见好转。近期,金融海啸对于全球实体经济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从国际市场大环境来看,世界经济下行还未停止,而金融海啸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效应已经显现。比如,美国三大汽车厂家纷纷向美国政府求救,而这三家企业的任何一家倒闭,都会导致出现数以百万计的失业人口,进而引起更大的需求减弱连锁反应。
对中国来说,实体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出口遭受重大冲击,即使考虑到出口退税率继续提高这一因素,出口实物量的增长率也可能从2008年的11%左右下降到2009年的8%以下,按美元计算的出口值增长率可能从今年的20%左右下滑到明年的不足10%,多年来首次呈现1位数增长局面。商品出口量显著萎缩,势必导致出口型加工制造企业减产,相关原材料需求增长放缓或者下降。
从国内需求情况来看,除了住宅业销售疲软外,消耗原材料最多的制造业也出现了显著减速。据统计,今年10月份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比去年同期回落了9.7个百分点。另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以来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逐季回落。一季度平均值为54.9%,二季度回落至54.8%,三季度为49.3%。全国工业用电也大幅走低,这些数据都表明加工制造业出现了大幅减速。
制造业和住宅业明显减速,势必会对中国大宗商品消费增长产生很大拖累,呈现需求疲软局面。同时,国内外原材料消费需求至今未见好转,因此大宗商品价格全面持久强劲回升条件还不具备,也就难以见到V型反弹形态。
其次,各国政府集体救市提振市场信心。经过连续两次的价格暴跌以后,目前大宗商品价格泡沫已有较多释放,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同时,各国政府集体“救市”力度不断加大。比如最近中国出台扩大内需系列措施,资金规模可达4万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拥有更宽阔的回旋空间,所以中国因素已经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信心犹存的基础。比如,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不错,具有雄厚的国内需求(最终消费品)潜力,拥有庞大的生产能力,还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具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等。因此,只要中国调控措施正确、及时、有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当前困难,对冲出口暂时滑坡的负面影响,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将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有力支撑,从而决定了世界大宗商品市场重回旺盛增长局面有望,不会陷入“漫漫寒冬”
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谷
各国集体“救市”只是避免更多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倒闭,但并没有解决欧美国家负债累累问题,没有卸掉这个抑制需求迅速回升的最大负担。据有关资料,目前美国各类债务累计达到70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资产的市场总值,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说,美国经济已经“破产”。
如前所述,现阶段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深幅跌落,是长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结果。因为世界经济增长不可能总是建立在美国人借债消费、“寅吃卯粮”的基础之上,一定会产生深刻调整要求。此次金融海啸就是经济规律在发生作用,对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的一次强制性调整。
世界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不能指望这个调整在短期内完成。比如,中国扩大内需措施充分发挥效应,基本替代出口减少的需求份额需要一个过程;欧美国家救市措施见效,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全球经济要到2009年末才开始复苏。受其影响,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的底部运行时间要比预想的更长一些,短时期内难以走出低谷,因此将以U形展现在人们面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