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景网11月25日讯 对于海通证券(600837.SH)的股东来说,眼下唯一的选择就是尽早抛售它的股票。但与此同时,却有机构奋不顾身地大手吸纳。
本周二,海通证券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封住跌停。但值得关注的是,当天的成交额骤然放大至8.31亿元,是上一交易日的15倍。根据上证所公布的二级市场交易及大宗交易信息,中信证券(包括其控股的中信建投)依然是抛售的主要源头,而申银万国、华林证券、渤海证券等几家券商席位则纷纷集中购入。
不过,如果你认为这种现象意味着海通证券的股价已经重新获得市场认同,则无疑会大失所望。
有市场人士指出,海通证券的换手率在本周一已收缩至0.35%,反映其完全丧失了流动性,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抛售几乎不可能。因此,持有大量股份的投资者只能通过将股票在不同账户间换手,以便吸引更多的资金介入,从而创造更为充裕的流动性。
这种过桥转手的手法在周一的交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中信证券上演了“左手换右手”的戏法。当天,中信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合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抛售了2339万股海通证券,其中,有2000万股被其控股公司中信建投的席位买入,同时更有290万股直接被中信证券属下营业部席位买入。
对于中信证券来说,其母公司中信集团在上周五海通证券限售股解禁前,共持有海通证券股份1.56亿股,并且这些股份必须在年底前减持完毕——如果不想损失继续扩大的话。
烫手的海通证券股权
海通证券年内共面临着三批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总解禁股份是解禁前流通股本的15倍。其中,第一批12.9亿股于今年11月21日解禁后,已引发海通证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这批限售股的持股成本为17.94元,相比周二的收盘价亏损幅度高达46%。
不过,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表示,“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对于第一批解禁股东而言,讨论是否抛售已没有意义,尽早抛售将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否则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与将于12月22日解禁的第二批限售股一样,第一批解禁股份的股东都是去年11月21日以35.88元(除权后为17.94元)参与海通证券定向增发的7家公司,包括华泰资产、雅戈尔、泰康资产、江苏国信、中信集团、上海电力和平安信托。
但如果这些股东选择继续坚守,则很可能会蒙受更大的损失。因为即使是对于本周二9.7元的收盘价来说,第三批限售股的股东仍有极为强烈的减持冲动。将于12月29日解禁的第三批限售股份规模高达20.7亿股,为借壳前原海通证券股东所持有(52家股东单位持股),除权后成本仅为1.44元/股左右。
梁静指出,“相比而言,第三批限售股由于成本低廉、持股较为分散,其抛售将没有悬念。”(全景网/陆泽洪)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