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亿中小企业创投基金年底成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05:2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陆洲

  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和2008年中小企业集合债将在年底前募集到位,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将成为北交所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在11月22日举行的中小企业融资与产权交易培训研讨会上,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和北交所执行总裁吴汝川作出上述表示。产权交易机构正向着长期困扰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发起实质性的冲锋号角。

  中小企业陷入特殊困境

  此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

  李子彬在演讲中指出,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银行给企业贷款额度减小了;二是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了。根据浙江省和重庆市两地的调查数据,仅原材料和劳动力两项就让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20%-30%,而产品出厂价格仅涨了10%左右。

  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60%,但是它从银行拿的贷款份额小于25%。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只占全部总贷款量的15%。“你创造GDP占60%,拿到贷款份额占15%,这显然是不平等。”李子彬表示。

  除了银根紧缩政策冲击外,李子彬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更关键的是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不合理。国外企业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是7:3,而我国正好反过来。对中小企业而言,直接融资只占2%,间接融资比例高达98%。

  如此一来,中小企业严重依赖的直接融资被层层收紧,而刚刚涉足的间接融资又后天不足,这就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基本病症。

  30亿创投基金募集到位

  李子彬告诉记者,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已经发起设立投资规模达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在年底前即可成立。同时,协会还拟和大连市政府、辽宁省政府一起,组织发行“2008年中小企业集合债”。此外,酝酿筹建中国中小企业银行、启动企业融资经理培训项目等也在协会的运作范围中。

  据李子彬透露,规划中的中小企业银行注册资本是100亿元,资金全部从协会的理事单位募集;贷款只面向中小企业,贷款额从1万到500万元。目前,协会副会长级的企业已各自拿出了100万元,作为筹备款。

  李子彬认为,当前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可以用“一要一不要”概括:“一要”就是要千方百计保住资金链不断。只要资金能接续得上,就还有缓过气来的机会;“一不要”就是一定不要再盲目扩张、盲目投资。

  “上述两个建议是最应急的办法”,李子彬表示,“对中小企业来说,要熬过这个冬天,迎来下一个春天,最根本的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也是他给中小企业的第三条建议。

  产权市场提供多样化融资手段

  北交所执行总裁吴汝川介绍说,利用产权交易所提供的多样化手段进行融资,已经日益成为中小企业的一种重要选择。比如,产权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企业资源,就将是小额贷款公司寻找优质企业项目的主要场所之一。

  吴汝川表示,在十多年来服务国有产权交易的过程中,北交所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交易制度体系、广泛的信息披露渠道和覆盖全球的市场服务网络,聚拢了丰富的项目资源与投资人资源。“这些都将成为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的有利条件。”吴汝川说,“助力中小企业融资将成为北交所未来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责无旁贷。”

  事实上,按照此前北交所总裁熊焰的说法,北交所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三:一是巩固企业国有产权、金融国有产权、公有产权交易的业务,进一步做细、做透,国资全覆盖;二是开发大量的新兴权益性投资产品,比如开业不久的北京环境交易所和黄金交易中心;第三就是着力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技术转移、投融资方面的专业服务。

  有关专家表示,在经历多年的发展以后,如今产权交易所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包括:一是政策融资,产权交易所通过对企业进行整体策划,帮助企业申请国家无偿拨款。二是债务融资,产权交易所可以利用自身同银行以及担保公司的良好互信关系,帮助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三是权益融资,在产权交易所内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股权转让以及增资扩股等方式融得资金。四是产权交易所还可以为中小企业上市配置资源,提供指导。

  中小企业融资难经常成为各界关注的议题。本报资料图片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