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菲特与梅拉梅德关于衍生品的论战

  早在2003年,股神巴菲特与金融期货创始人梅拉梅德曾就衍生品的作用进行过一场著名的论战。巴菲特在给股东的一封信中对衍生品进行了评论—— “衍生品创造了一个连锁反应的风险,这种风险和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将其很多业务转给其他公司的风险类似。…大量的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已经集中到了相对少的衍生品交易者手中,这些公司相互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交易。其中一家发生问题可以很快影响到另一家。…在我们看来,衍生品是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但是巴菲特从来没有离开过衍生产品市场。有时为了实施某种投资策略他也会进行大规模的衍生品交易。巴菲特的行为是否自相矛盾?

  事实上,巴菲特之所以对衍生品市场口诛笔伐,其实是源于对某些极端复杂的场外衍生品的担忧。这些复杂的产品既缺乏市场流动性,也没有一个适当的模型对其公允价值进行评估,且存续期长,市场风险就有可能积聚,并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可能会突然爆发。

  在论战中,梅拉梅德指出:“公平起见,我必须强调,忧心忡忡的沃伦·巴菲特很可能没有将场外衍生品和在集中化交易所挂牌的期货合约区别开来。清算所的中立性、多边清算和清算体系为每一笔交易提供了中央担保,并且消除了对手方信用风险;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一日两次的逐日盯市原则使欠债无法累积;每日的保证金要求;关于充分信息披露的标准、交易透明度、审计跟踪措施以及金融稽核程序以及监管机制——这正是多数场外市场所缺乏的。这些程序和机制是一种奇迹,是人类思想和经验经年累月产生出来的结晶——也是它们无违约事件这一成功战绩的根本原因。我相信,沃伦·巴菲特会同意上述区别的。”

  现在看来,巴菲特与梅拉梅德两个人都作出了正确的预言,巴菲特所担心的和梅拉梅德所坚持的都实现了——场外衍生品的确引发了系统性风险,而股指期货等场内金融衍生品不仅没有对此次危机雪上加霜,反而在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稳定市场等方面继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为衍生品,场内与场外的表现何其不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