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风雨难阻春的临近 播种时节不容错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 05:2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风雨难阻春的临近播种时节不容错过


  持续大涨之后,市场昨日出现了显著回落。对于大盘未来走势的疑问再度产生。然而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近期市场大幅上扬究竟是反弹呢,还是反转的开始?我们认为,股市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导致国内经济增速有望提前见底(估计会在今年四季度),而股市目前或许已经见底。在这样的格局下,立足三、五年时间的长期投资者,未来一个阶段都将是较好的建仓时期。

  ⊙中证投资 徐辉

  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一方面,国内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大家可能会认为,目前中国经济还保持在9%左右的水平,处在高位,距离最坏的时候还有很远。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目前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倒闭,民工回乡潮不断涌起。这些都表明,目前经济其实已经回落到很低的水平上。有关专家指出,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是按年算的。如,今年第三季跟去年第三季GDP比,按年算同比增长是9%,预计四季度将为8.2%。但实际上很多主要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是按季算,然后折成一个年率。如果按季来算的话,中国经济增长第三季度只有6.4%;据测算第四季度可能只有4.1%。所以,目前经济下滑的情况已经非常厉害。这正是中央出台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初衷。而考虑到4万亿投资的“快、准、狠、实”,笔者认为,一季度按季计算的GDP增速就将出现回升态势,而且2009年全年GDP增长应当在8%左右。这样看,经济最坏的时期正在过去。

  另一方面,国际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也已经“见顶”。事实上,一些大师级的投资高手已经趋向于认同,全球股市基本见底、或正在见底的观点。10月中旬,巴菲特率先向全球投资者发出做多檄文“买入美国”。此后,彼得·林奇的观点也显示,现在是最好的买入期。本周,我们又看到了两位超级大师看多全球股市或中国股市的观点:索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见顶;而罗杰斯则从10月份就开始买入中国股票,当然,其买入的是中国B股、H股或者N股。

  投资大鳄索罗斯日前在接受爱沙尼亚媒体采访时表示:1、全球信用危机“显然已经到顶”,且金融体系已在自我疗伤中。2、危机后造成的失业,以及企业生存困难等经济问题依然会继续上演。3、“这是我毕生罕见的危机,我从未看过像这样的危机,而且我也不会再看到像这样的危机。”

  四大措施把握历史机遇

  考虑股市对宏观经济的提前效应,笔者认为,全球股市也基本见底,其中当然包括中国股票市场。未来股市回升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两个方面:市场估值回归均衡状态和经济运行好于预期,推动市场信心恢复。这两个力量的相互作用,将推动市场逐渐走出底部。

  目前市场的低迷给长期投资者很好的历史性介入机遇,但如何抓住这样的机会,目前市面上的观点很多。笔者认为要注意四个方面:

  首先,战略方面应当高度重视此次股票市场大幅下行的机会。资产配置上,可以尽量多地配置股票和偏股类的债券,比如,可以考虑在半年内,将股票配置的比例提高到八成左右。

  其次,战术方面必须看到,实体经济的恢复还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而这一期间与出口相关的一些行业和公司,其盈利水平还会出现进一步的下滑。所以,市场的走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资者完全可以做到在市场回落的时候吸纳股票。

  第三,市场选择方面,要关注A股、B股和H股多个市场,寻找最低成本的长期投资。其中H股市场和B股市场的低价优势企业股票,尤其值得关注。

  第四,具体选择品种方面,究竟是选择安全的、好的公司,还是选择周期性较强的公司,要看投资者个人的喜好。前者的优势是,其看起来长期盈利状况很好,资本增值的前景看好,而且不用太操心。比如,食品类的茅台、张裕,农业类的北大荒,等等。后者是,近期熊市使得该类股票下跌幅度相当大,比如跌幅超过80%的品种很多。这里面包括外向型企业,金融、地产类上市公司等等。笔者的看法是,宁缺毋滥,抓住好机会,买入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上证指数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