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A股市场率先走强意味着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6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证投资 徐辉

  本周全球资本市场继续大幅波动,道琼斯指数在两个交易日内下跌超过10%,而周四单日上涨又达到6%以上。欧洲、日本、香港等市场整体走势也比较低迷。但A股市场本周却出现罕见的独立走强的势头,沪综指大涨14%,大有与欧美股市脱钩的意味。

  本周值得关注的事件包括:第一,我国启动四万亿投资计划,以拯救不断下滑的国内经济;第二,最新国债发行利率大幅下调,预示进一步的减息将可能出现;第三,三大国际投资家均承认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罗杰斯开始持续买进中国股票。

  四万亿刺激方案提振市场信心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情况可能相对较好,这为中国股票市场率先走强奠定基础。一方面,中国强大的外汇储备和庞大的财政收入,为刺激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通货膨胀的快速回落,也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中国证券市场,包括A股、B股和H股在内的所有市场指数,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都出现了相当显著的回落,其调整幅度远远大于欧美市场。这使得中国股市回到均衡状态的空间相对较大。

  中国政府大举刺激经济,我们且不管最终的宏观面情景如何,事实上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但有一个基本点,我们需要清楚,这就是四万亿的投资改变的此前投资者广泛的担忧,中国将有望在2009年和2010年继续保持8%左右的增长。这一预期的改变,应该会对市场信心产生较为明显的正向推动。

  具体从行业角度来看,四万亿投资计划主要会使得基建、水泥、钢铁等行业受惠显著,分析指四万亿投资将带动五亿吨水泥的需求。刺激经济措施中包括要适度调控房地产市场运行,这预示地产业有望迎来中短期的平稳发展,大幅下跌的地产股有望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反弹机会。加大投资规模还将对银行股有利。因为新措施将降低中国经济逆转以及银行资产质量下跌的风险。在这个过程在,拥有大客户基础、对基建项目有高比例融资的银行将主要受惠。经济预期逆转有望带来资本市场运行超出原有的悲观预期,这会导致保险股和券商股受到正面提振。

  全球金融市场均面临估值回归

  笔者不认同中国股票市场脱钩世界的观点。也就是说,中国不会脱钩全球金融市场,但目前全球金融市场都面临估值的回归。

  宏观面的预期出现逆转,自然会对市场产生短期的冲击。但是,股市真正的长期动力还是来自于估值吸引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美和香港地区股票市盈率已经降至10倍,市净率回落到1.3倍左右;中国A股市盈率回落到13倍左右,市净率回落到1.9倍左右;中国深圳B股市盈率回落到6倍左右,市净率回落到0.7倍左右。同一时期,摩根AC全球指数与摩根新兴市场指数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0.4倍和8.1倍。

  在正常的交易年份里,成熟市场的市净率一般在2倍左右,市盈率一般在15倍左右;而新兴市场市盈率一般在20倍至25倍左右,市净率在3倍左右。所以,目前几乎全球资本市场都存在显著低估。

  国际投资大师集体看多

  事实上,一些大师级的投资高手已经趋向于认同,全球股市基本见底、或正在见底的观点。10月中旬,巴菲特率先向全球投资者发出做多檄文“买入美股”;此后,彼得·林奇的观点也显示,现在是最好的买入期。

  本周,我们又看到了两位超级大师看多全球股市或中国股市的观点:索罗斯认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见顶,而罗杰斯则从10月份就开始买入中国股票,当然,其是买入中国的B股、H股或者N股。

  投资大鳄索罗斯日前在接受爱沙尼亚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信用危机“显然已经到顶”,且金融体系已在自我疗伤中。

  国际传奇投资家罗杰斯昨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出席会议时表示,金融危机将持续到2010年,全球市场的动荡仍将持续。他认为“我们或许已经正在‘探底’,但我不知道现在是否就是底部。”

  目前是长期投资者介入的好机会

  目前市场的低迷给长期投资者很好的介入机会,但如何抓住这样的机会,目前市面上的观点很多。笔者认为:

  首先,战略方面,应当高度重视此次股票市场大幅下行的机会。资产配置方面,可以尽量多地配置股票和偏股类的债券,比如,可以考虑在半年内,将股票配置的比例提高到八成左右。

  其次,战术方面,必须看到,实体经济的恢复还要很长的一个过程,而这一期间,与出口相关的一些行业和公司,其盈利水平还会出现进一步的下滑。所以,市场的走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资者完全可以做到在市场回落的时候吸纳股票。

  其次,选择品种方面:究竟是选择安全的、好的公司,还是选择周期性较强的公司?前者的优势是,其看起来长期盈利状况很好,而且不用太操心。资本增值的前景看好。比如,食品类的茅台、张裕,农业类的北大荒,等等;后者是,近期熊市使得该类股票下跌幅度相当大,比如跌幅超过80%的品种很多。这里面包括外向型企业,金融、地产类上市公司等等。笔者的看法是,宁缺勿滥,抓住好机会,买入值得长期持有的股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