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危机之下寻求中国最佳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0日 05:12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聚焦2008招商证券论坛

  用信心驱走恐惧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宫少林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出席2008招商证券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资本市场机遇”。

  以雷曼兄弟的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已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股市缩水,汇率动荡,银行挤提,金融机构破产……金融市场动荡不止且愈演愈烈,致使各国展开人类社会最壮烈、最广泛、最有力的政府救助行动。这一切,是否说明我们面临的“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

  发展中的中国资本市场,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危机,该如何解决进一步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关系?如何在坚持市场化方向和采取政策措施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形势格局之下绕过雷区、躲过陷阱,发现并把握住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机会?

  本次招商证券论坛希望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次论坛请来了海内外诸多嘉宾,就是要听一听朋友们的观点、见解,分析脉络,找准方向。更重要的是,朋友们在一起交流能够重塑“信心”,这也是市场最稀缺、最需要的“资源”。

  我想,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中国资本市场可能会有困境、有险境,但一定不会有绝境;只要大家树立信心、各展机杼,我们就一定能够以更加从容和淡定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全球金融寒冬究竟会持续多久

  □本报实习记者 钱杰

  争论:最坏的时候是否已过去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我觉得美国股市稍后会迎来反弹,因为目前一些优质公司的股价严重超跌,不能反映它的业绩。作为一名研究商业周期的经济学家,我更倾向于从企业税后利润占GDP的比例来看经济活力。1994年-1998年的经济繁荣期中,这一比例从3%上升到4%,2000年-2002年衰退期时它一度从2%降至1%,这一比例在2006年到达最高峰值6%以上。去年以来,虽然这一比例处于下行趋势,但仍然维持在4%以上的高位,说明实体经济运行依然正常,美国经济还没有进入衰退。

  并且,从商业周期理论来看,只要生产率能保持2%以上的增速,就可说明经济没有陷入衰退。尽管美国GDP增速出现下滑,但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生产率增速分别为2.6%和4.3%,并没有低于2%。经济衰退或萧条通常是由于错误的经济政策造成的,并非由金融危机所致。实践证明,当金融危机来临时,只要政府能够采取正确的政策,一些国家的经济是能迅速恢复活力的。比如,1992年发生金融危机的瑞典、芬兰,1997年经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韩国都能迅速复苏。而1981年经历金融危机的墨西哥和1992年遭遇金融寒流的日本则陷入经济衰退,原因就是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有问题。

  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危机还会持续多久,还会有多大影响?我不想做预测,只想说,相信这次有大危机,但不会有大萧条,这是与1929年那次相比。因为这次有宏观调控,有各国联手相救,而1929年时,宏观经济学基本上还没诞生。这次没有大萧条不等于没有衰退和低迷。西方三大主要经济体今后两三年有可能出现2%、3%的衰退和低迷,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胡祖六(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这次金融危机性质之严重、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大,确实是192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美国、欧盟、日本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可能进入衰退。对于新兴市场,半年前很多人认为不会受很大影响,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中欧一些国家,亚洲包括韩国,还有很多商品出口国家,都受到很大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系重要成员,也感受到了冲击。

  追问:该从危机中反思什么

  李扬(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原因很多,我想强调基础实体经济的长周期影响。长周期是50—70年的一个大周期,中间又会有反复。最大的周期是以科技进步为起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现在,用长周期眼光看,就是以IT、信息技术革命为起点的革命,导致经济快速增长。但到本世纪初显示出下滑趋势,2000年纳斯达克市场下挫其实已经标志着这轮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开始趋缓。但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始繁荣,应该说救了发达市场的命。但长波的下滑只是被推迟,所以我担心这次危机有可能出现长期特征。我觉得讨论金融问题,要时刻记住经济是基础。

  杰米·戴蒙(摩根大通集团创始人):这场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有人抱怨金融机构过度创新,有人说华尔街太贪婪,有人指责政府的监管失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方面都有责任。一个企业能否躲过这样的金融危机,恐怕也不是取决于几个月前或者今天是否做出了正确决策,而要看3年前甚至5年前是否选择了一项正确的战略。这告诉企业家,必须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才有可能在金融风暴来临时顺利过冬。

  霍华德·戴维斯(英国政治经济学院院长):这次金融危机可能会使西方经济和日本经济都陷入紧缩,这些国家可能会减少从中国的进口,这将迫使中国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经济开始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市场经济和开放资本市场的失败。从长远看,它们依然是有效的经济体制。

  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在演讲

  李扬在演讲

  保增长 何为“硬抓手”

  □本报记者 赵彤刚 北京报道

  面对外需下降、结构转型的压力,中国经济如何“保增长”?昨日参加招商证券论坛的嘉宾各抒己见,不时出现唇枪舌剑的火爆场面。

  把信心树立起来

  汤敏(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很难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因为中国已深深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从目前情况来看,受到冲击特别大的是部分出口加工企业,以及一些本来就已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的相对劳动密集型而技术比较低的领域。

  夏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指数已连续几个月下降。这几个月全国银行贷款增长率为14%,减掉PPI增幅后实际增长率才到5%。我认为,中国经济下滑的势头已经形成。

  中国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调整,如果调整得慢、调整得不到位,所担心的经济过快下滑,在明年上半年就有可能变成现实。货币政策调整该到位就到位,把市场、企业、居民的信心树立起来。只要政策到位,中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等于零,中国经济在2009年会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可加大民生领域投资

  许小年(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些做法,宏观层面上的依据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但靠凯恩斯主义是用错了药。凯恩斯主义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中国要渡过这轮难关,单靠这种政策效果不明显,中国现在能够刺激投资的领域已经非常少。

  现在和1998年、1999年有一个重大区别,那时政策之所以发挥作用,是因为经历了若干年的投资低速增长,在各个行业到处可看到投资机会。所以当政府增加投资的时候,可以带动民间投资。但今天各行各业到处都是过剩产能,而且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过去的问题就在于过分依赖投资,现在再去刺激投资,不仅不能够改变增长模式,反而使已有模式的惯性进一步加强。

  李扬:中国目前的经济下滑趋势必须遏制。中国和美国不同,我们有强烈的工业化、城镇化要求,还要市场化、国际化。在这样四个化的要求中,目前只有最后一个是负作用,前面都是正作用。中国有50%的人要进城,不能漠视这种需求,要满足这个要求中国只有投资。

  这一点美国不能跟我们比,他们没有储蓄,同时我们还有需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战略,也提出了相当强的经济发展需求。我们的工业化只是在中后期,和美国所处阶段不同。这就是我为什么对于中国经济还是充满信心的原因,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上升通道中。

  许小年:为了刺激国内需求,对策不是政府增加开支,而是减税增加民间开支。为了刺激消费,政策应该改善社保体系,让老百姓放心花钱,尽快把国内的家庭消费从35%这样超低的比率提高上来。政策制定者要尽快改变思路,把中国经济从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增长、从制造业推动增长,尽快转向服务业。我所讲的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通讯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教育、媒体娱乐、医疗卫生,发展空间非常大。

  李扬:这次如果启动投资,肯定不能和以前一样,因为有很多领域已经过剩了,这次应该是与民生相关的投资增大。但是要解决准入问题、定价问题,开放与广大民生相关的投资领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