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医改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 02:25  证券日报

   陈威震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医改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涉及到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今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行了整整30周年,医疗卫生的改革也一直尝试着突破,然而效果总是不甚理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营造“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终于浮出水面。从《意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趋势,那么本轮医改意见的出台,对广大欲进入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者又有着什么样的启示呢?

  抓住机遇,融进医疗市场

   本轮医改强调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以“公益性质”为核心,表明现有的公立医院要回归公益性质,着力解决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就给了医疗投资者的投资主体差异化经营的空间。《意见》中强调完善的医疗服务体制是“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制的试点,适度降低公立医疗机构的比重”、“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本轮医改鼓励多元化办医,并且政府正在鼓励“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政策环境表明针对非公有医疗服务机构的政策限制将会越来越少。投资者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占领先机,投资针对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进行差异化服务的医疗机构,进入医疗市场。

  低风险项目,投资者的上佳选择

   利润是对投资者的一个信号,并能够经常导致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单从利润角度来说,医疗服务业的利润并不是很大,与金融、地产、IT等行业相比利润率均有不及。在2003年对政府办医院的统计中,平均每所医院的总收入为2858.2万元,总支出为2767.9万元,平均每所医院的盈利不到100万元。但医疗服务业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医疗服务业不属于泡沫经济,利润的取得是相对长久的,很少受政治因素或经济因素的影响。今年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还在持续,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在接受着考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将目光从金融、IT、地产等行业转投其他的行业,相对与金融、IT、地产等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虽说回报不是很高,但是回报的时间确是持续的、风险概率很低。这一因素表明医疗服务行业是低风险喜好的投资者的沃土。

  人才流动,医疗行业发展的利好

   上世纪末政府已允许民间资本投资大型综合医院,其初衷就是欲利用民间资本缓解民众就医难的问题。但目前国内的民营医院现状不容乐观,相比政策的缺失和资金的困扰,人才问题已经成为民营医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头号难题。

   医疗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某些高尖端的技术往往在某位医生或者某个医疗团队身上得以体现。而我国以往的医疗政策非常明确地限制医生的执业地点,医生如果流动到非国有性质的医院,那么他的晋升、学术发展等职业发展的道路也要就此封闭了。医疗人才市场的不流动,造就了一个相对垄断的国有医疗服务市场。不管是民营医院、外资医院还是股份制医院,都曾经面临留不住医学人才的难题,这也成为了非公立医院无法发展壮大的束缚所在。

   本次的《意见》提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条意见从一定层面上能解决非公立医院高级医疗人才缺乏的难题,使非公立医院不再面临“人才缺乏”之痛苦。

   医生多点执业,就表明医生的行医地点不再局限于某一家医院,医生也降低了“走穴”的风险,可以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的情况多点行医,这给了非公立医院吸引高级人才的良机。

  遵守游戏规则

  投资者必须要明确的前提

   《意见》的大方向仍以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和加大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为医改核心,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可以说,本轮医改强调加快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广泛医保体系的建立,表明在患者就医过程中,由“第三方”付费的比例将大幅增加,医院要想在同等条件下竞争,不得不面对提高了的竞争壁垒。一方面,医疗保障机构要对医院的服务进行评价,选择完全遵守“游戏规则”的医院作为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另一方面,患者或潜在的患者也拥有自身的选择权,选择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佳的医疗保障定点医院就医。这样一来,先前粗放的投资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要求医疗服务行业的投资者在投资医院时,要切实遵守医疗保障机构的的要求,并加强投资医院的医疗服务、绩效管理等,来应对新形势下的医疗市场竞争,而不能单纯追求投资初期的利润。

   本轮医改意见的出台,无疑是社会资本注入医疗卫生服务业的一个利好消息,但是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已经日趋规范化,盲目地进入将会给日后的投资回报带来很大地不确定性,这可能也是许多投资者正在观望的原因所在。无论怎样,《意见》都提示广大的投资者,我们的医疗服务市场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也会越来越规范化,投资的环境将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医疗服务业将是低风险、长线投资者较好的选择之一。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