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医改方案昨起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征求意见稿表示,2020年中国将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

  ⊙本报记者 李雁争 叶勇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14日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分六个部分,共二十四节,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明确。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政府责任得到明确

  对于14日公布的新医改征求意见稿,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就是首次明确规定了政府的具体责任。

  朱长浩表示,很多内容早就预料到,不过,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是首次明确了政府的责任。征求意见稿表示,要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完善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规定,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

  但是,朱长浩也指出,这个方案有些地方仍然不够明确,比如“怎么切断医疗和药品的利益联系,怎么体现国家税收、医疗单位、医生、药企、病人各方利益的平衡也不知道;到底是坚持公共卫生的公益性还是公共医疗的公益性,抑或是公立医疗单位的公益性也没有区分明白。”

  消费者医疗负担有望减轻

  征求意见稿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我国将完善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客观反映市场供求情况和生产服务成本变化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在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上,合理调整政府定价范围,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对仿制药品实行从低定价制度,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行在药品外包装上标示价格制度。严格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对医院销售药品开展差别加价、收取药事服务费等试点,引导医院合理用药。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志勇对记者表示,虽然政府医疗体制改革的初衷是改善民生,但是在国际形势恶化的背景下,改革将有助于中国的内需增长,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

    相关专题:

    两会特刊:新医改8500亿资金拆解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