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控模式支撑中信银行162%业绩可持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2日 20:29  投资者报

金控模式支撑中信银行162%业绩可持续


  投资者报(记者华强)先有巴菲特入股中信银行(601998.SH)的传言,还是先有中信银行中报业绩冠居群雄暴增162%的消息?现在看来,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信银行到底有没有支撑传言和消息的基本面?《投资者报》发现,答案不仅在中信银行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整个中信集团金控平台。

  9月4日,为避开风头而极少接受采访的中信银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依托集团综合金融平台,充分发挥业务合作的协同效应,将对我行业务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该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分行各层面与集团金融子公司的联席会议机制,已经形成了制度化,在产品和营销合作、客户资源综合运用上,合力正在逐步显现。

  此前曾经有业内人士指出中信银行的优势,就是依托集团平台的综合经营,目前来看这种磨合还有欠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不是很高。中报显示,中信银行今年前6个月非利息净收入20.22亿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仅13.81 亿元,仅占营业收入比重的6.8%。

  “推动中间业务发展,我们已设定了发展目标,那就是账面非息收入增长100%以上,经营性非息收入增长50%以上。”中信银行对《投资者报》表示。据记者了解,该行已在2008年考评指标体系中加大中间业务指标考核力度实行资源倾斜,并在中间业务产品营销和费率核定、与集团其他公司之间开展产品创新和交叉销售方面制定了相关措施。

  依托集团金控平台

  中信银行上半年业绩同比增幅162%,无疑是2008年上半年全国银行业的成长冠军。中信银行表示,这源于集团综合金融平台的协同效应。中信集团是国内第一家试点金融控股的公司,目前旗下涵盖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期货等金融子公司,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金融业务,这在分业经营的国内金融界内独树一帜。

  “集团综合金融平台业务合作的协同效应,对我行业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信银行有关负责人说。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与中信证券联合为企业主承销发行短期融资券20 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 54 亿元人民币,与中信证券、中信信托合作的项目托管规模达 91.39 亿元人民币。“第三方存管业务中93%的客户来自中信系统证券公司,各金融子公司开发、销售的零售理财产品约80只,销售额迅猛增长。”该行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前,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信银行最大亮点,就是综合经营,因为它背后是中信集团。“在现行的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中信银行可以说在局部已经形成了混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资料显示,中信集团前身即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创办于1979年10月,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他服务业领域,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子公司。

  集团行业资源、客户资源的丰富,给中信银行带来的发展潜能是其他银行难以具备的。记者从中信银行了解到,该行与中信控股及各金融子公司开发的三代CIF系统(中信控股统一数据平台),目前已在客服中心上线应用,初步实现了基本客户信息共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中信银行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