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保基金抄底:一个“美丽的误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5日 02:10  21世纪经济报道

  简俊东

  在股市跌跌不休的时候,一则社保基金抄底A股的消息颇能振奋人心。

   8月11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了7月的统计月报,月报数据显示有24个社保基金账户在今年7月份完成A股开户,其中沪深各12个账户。

   这就意味着在7月社保基金新增了12个社保基金组合,这算是一个大手笔,在今年6月,社保基金的账户数92个,其中沪深各有46个,这次社保基金新增的账户数占到原帐户数的26%,社保基金此前一次大幅增加账户是在2007年9月,当时增加了20个账户,沪深各10个。

   中证登的这一则数据成为媒体揣测社保基金正在抄底的一个主要依据,但是本报经过多方求证之后发现,这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误会”,社保基金大量开新账户只是瞄准一级市场的机会。

   社保尚未抄底

   机构的增减仓意愿对于散户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8月8日开始,A股迎来了新一轮下跌,上证指数跌穿前期2566.53的低点后继续下跌,最低跌至8月13日的2370.74点。这期间,基金操作手法出现大转变,8月8日到8月11日两个交易日基金净买入达到95.95亿元,一改大跌以来的“逢高减磅,逢低砸盘”的形象。

   而在基金大举加仓的时候,如果另一重磅机构社保基金也在“抄底”,这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不能忽视的信号。

   社保基金组合的市场“嗅觉”相当灵敏,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社保基金组合就已经开始有步骤地撤出A股。

   A股上市公司2007年中报显示,进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社保基金组合的总市值约为330.47亿元,这时候社保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达到一个高峰,其后就开始下降,到去年三季报,社保基金持有的总市值已经降至294.28亿元,而截至2007年年底,社保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仅约为181.78亿元。社保基金组合继续减仓。

   社保基金并没有讳言在2007年就已经开始减仓,“2007年,由于股票市场大幅上涨,社保基金股票投资比例,在进入目标比例区间后一度超过目标比例,较大偏离了资产配置的比例区间,使社保基金整体风险超出资产配置计划要求的风险承受水平,需要通过再平衡操作来降低股票投资比例。因此社保基金进行了纪律性再平衡操作,使股票投资比例回到了资产配置目标区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部在今年5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透露。

   而这一文章同时也透露社保基金在股市表现同样并不理想的2003年到2005年大幅加仓,因为提前布局,因此社保基金在2006年之后的牛市中获益颇丰。从2000年到2007年,社保基金累计已实现投资收益为1488.72亿元,即使某些年份股市表现很差,但是社保基金在所有年份的投资收益均为正收益。

   这次,社保基金的“慧眼”是否又一次看好了A股?

   但是真实情况却没有那么美好,“这是一个误会,近期社保基金的确新增了基金组合,但是这些基金组合全部是‘打新股基金’,并非市场所猜测的抄底基金。”某有社保基金管理人资格的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多方求证的信息显示,社保基金的确是新增了12个基金组合,每个基金组合的规模为5亿元,其投资方向是打新股、可转债以及增发股。

   “虽然投资方向有三类,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应该还是以打新股为主。”上述人士表示。

   “打新”避风港

   “社保基金7月份一下子新增12个组合,有可能是针对中国南车来的。”有券商人士认为。

   作为股市跌至3000点下方发行的首只大盘股,中国南车相当有吸引力。

   “中国南车首发价不仅为全流通下最低,而且系1993年12月2日来最低。为此,低价IPO 新股,将为中国南车新股申购无风险套利奠定基础。此外,2008年8月1日中国股市剔除ST板块后,最低收盘价亦高达3.34元/股。”国泰君安研究员莫言钧认为。

   因此在中国南车上市之前,莫言钧在其研究报告中甚至“建议社会公众投资者积极融资申购中国南车,以赚取新股申购低风险乃至无风险初始收益”。

   中国南车冻结的资金也证明其魅力,其网上冻结资金量约1.91万亿元,网下冻结资金约3571亿元,总金额约2.26万亿元,回拨后网上中签率约0.27%。

   社保基金组合也积极参与中国南车的网下申购,28只社保组合现身中国南车的获配投资者名单。

   在二级市场一路走弱的时候,“打新”成为资金最好的“避风港”,而社保热衷“打新”已经不是秘密, 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6只新股发行过程中,累计有28只社保基金组合100次参与网下配售,获配资金规模高达2943万元。在6月份新发行的10只新股中,也有27只社保基金组合184次参与申购,合计获配资金高达7783万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