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业板备受期待 企业建言尽快完善制度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1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徐玉海

  在记者数天的采访中,创业板政策能否尽快和进一步明确,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部分备战创业板的企业直言,创业板的进程将会对企业近两年的发展节奏带来重大影响,而有关操作细则、配套措施,以及实践中可能会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亟待监管部门给予重视和完善。

  期待操作细则尽快落定

  “你能不能告诉我,创业板什么时间能正式推出?”在天津凯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蔡登明有些着急地问。这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自动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一直主要依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然而创业板推出的消息却改变了企业原有的步伐。

  “我们能不能也借上市走得更快些?”2007年,当天津高新区科技局的领导带着有关新三板、创业板上市的政策精神敲开公司大门时,凯发电器管理层的心思便活跃起来。这家由中铁电气化设计院的技术人员“下海”创办的企业,在国内电气化铁路、城轨自动化控制调度领域“三分天下有其一”,技术实力毋庸置疑。随后,凯发电器的基本面也得到了中介机构的认可,申银万国证券与公司“一见钟情”,并迅速入场,于今年初帮助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2007年凯发电器营业收入4600万元,今年预计将超亿元,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创业板《征求意见稿》的要求,然而问题在于,公司考虑以募集资金扩大与国际同业的合作,相关谈判却因上市不明朗而时断时续。同时,改制也让今年企业的现金流压力有所增大。“如果按原有模式,公司依然可以保持较快发展,但由于上市我们改变了战略,改制成本也已经付出,肯定不能说停就停。”蔡登明说。凯发电器的苦恼,也正是记者在走访中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

  上市审核标准有待细化,是企业反映的另一大问题。投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业界有两种关于创业板企业标准的政策说法,一种被称为“小小板”,即仍会较多地比照中小板以严格控制上市企业质量,另一种更为强调企业的创新性。由于迟迟未有定论,部分券商已经开始放缓对创业板资源的投入,等待政策明朗。

  天津港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于川则告诉记者,而对于企业,许多希望在上市起步时就明确自身在资本市场的定位和长期规划,例如是上中小板还是创业板,以及今后是否要“转板”的问题,“对于港东,我们是国内领先的从事光学分析仪器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许还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在拟上市企业间的交流中,目前标准的不明确确实已影响到了许多企业的判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