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低迷市道再次毁灭创业板预期至少延后至2009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 15:20 华夏时报

  “在市场近期都无法确定是否稳定的情况下,推出股指期货可能会有两面的效果。”一位东方证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很重要。 

  而在中投证券亚运村营业厅,在记者问起有关股指期货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年初还能听到一些推出的声音,但是最近已经什么消息都没有了”。据透露,此前有些公司为了推股指期货大肆招兵买马、作研究,投入大量资金,但是现在面对迟迟难以推出的局面,也只能等待时机。

  延缓推出只是避免再出利空?

  时间转回到2006年,当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FFEX)在上海挂牌成立,随后中金所出台了一系列的细则。然而进入2007年,各种有关股指期货的消息悄然而止。

  相似的是,年初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争取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创业板市场后,全国政协委员、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也表态,深交所已为建立创业板准备了8年,“水到渠成”。按照陈东征当时的说法,“证监会很快就会有一个创业板的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布”。

  然而,时至今日,征求意见后的意见稿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而创业板的推出,更是成了昙花一现式的繁荣。

  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顾问(香港)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员郑玉芬对此认为,延后创业板和股指期货推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来自消费指数和准备金率上调的双重压力。“既要保证CPI不超过8%,还要面对存款准备金率带来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牺牲掉资本市场来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郑玉芬表示,“因为一旦GDP低于7.5%的增速,那么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再次启动增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事实上,在业内,创业板一直被作为利空的消息对待。在创业板征求意见稿出台的首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暴跌了4.49%,而在接下来的4天,上证指数继续深幅调整,并在3月28日创出了3357的阶段性低点。“创业板推出的时机如果把握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主板市场的不稳定性。”郑玉芬表示。

  相反的是,股指期货却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利好”消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早在3200点之时就提出,“目前是股指期货推出的良机”,因为“股指期货有助于推动蓝筹行情和恢复市场信心”,“有效防止市场大起大落”。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能够起到“对冲市场风险”的股指期货为何也迟迟不推出呢?这也成了不少投资人士难以理解的地方,对此,有关市场人士指出,股指期货仅仅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如果单纯依靠它对股市起到调控的作用,显然有些不切实际。

  其实,细心的投资人早就发现,管理层在面对创业板以及股指期货推与不推、何时推的问题上多次显得“前后不一”。

  例如,今年3月25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表示创业板推出的时机已经比较成熟。而就在第二天,同样是姚刚,却表示按照相关工作的推进程序来推算,创业板难以在短期内迅速推出。

  历史惊人的相似,股指期货从2006年的爆炒、2007年的沉默再到2008年一度的风光无限,短短不到3年的时间,这个可怜的“兄弟”已经经历了数次的“大起大落”。

  监管部门这样多次前后矛盾的说法在分析人士看来,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担心在高点推出以后可能会造成二级市场的波动,不利于市场的稳定;二是担心在低点的时候推出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性。”北京恒丰美林投资总监熊立峰分析认为,在他看来,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推出创业板或是股指期货已经成为管理层无法回避的难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