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线资金有望提供上攻新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2日 05:1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申银万国 桂浩明

  本周股市先扬后抑,特别是从周四起出现连续两天的回调,虽然跌幅比较有限,但毕竟使得反弹行情呈现“虎头蛇尾”的态势。反弹结束了吗?我们认为,中长线资金的有序入市,将成为大盘新的上攻动力,并将推动股指继续上行。

  反弹需要新动力

  以周K线而论,正面来说是大盘结束了7连阴的格局,拉出了少见的阳线。而且,这条阳线还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本周总体上量价关系还是比较协调的。但换个角度看,周K线留下了比较长的上影线,作为一轮行情中的第一条周K线,这给人们的印象是不太好的。另外,这次股指是在冲击2952点以后开始下跌的,实际上蕴含了这样的信息:一是3000点整数关口有较大的压力;另一个则是股指从2566点起步,反弹15%的位置就在2944点,而这应该是超跌反弹的极限位置。以此来推导,是否可以说这次股市的反弹到这里也就基本结束了呢?

  如果从常规的角度来说,这种可能不能完全排除。很明显,这次股市的上涨,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利好刺激,而且几天下来也没有形成广泛认同的市场热点。相关的数据也表明,虽然不断有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但是机构投资者对此持相当谨慎的态度,他们在这波行情中的参与度是相当低的。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能够出现超跌反弹,并且形成15%的上涨,应该说已经很不错了。要继续延续上涨行情,必须寻找到新的动力。

  长线资金或将支撑市场

  那么,有没有能够推动股市上涨的新的动力呢?应该说还是有的。有人说,今年的股市下跌,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它的一大背景就是世界性金融资产的缩水。实际上,这几年全球都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有大量的资金脱离实体经济领域到处寻找出路,它们所到之处无疑会制造出不少泡沫,并且引发通胀。而在各国都开始注意控制流动性、抑制通胀的背景下,这部分资金自然会设法退出,这样也就导致了世界性的股市下跌。

  问题在于,这些退出来的资金接下去该怎么办呢?资金是逐利的,它不可能长期停留在银行中,也不会甘愿于购买低利息的债券。所以,只要股票下跌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泡沫被明显压缩后,充足的流动性就会卷土重来,再度入市。这种状况可以发生在海外市场,也同样可能在国内市场出现。

  人们都注意到这样的现实:在股市大幅度下跌的同时,大量资金回流银行,储蓄水平不断走高。在负利率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这种状况是难以长期存在的。反过来说,现在境内的金融资产出现了严重缩水,但是市场外的资金仍然比较充裕,而且以现在的调控政策取向来说,大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形成新的固定资产投资,似乎也不为政策所鼓励。在这种情况下,也就不能排除外围资金开始考虑重新进入股市的可能。实际上,相对便宜而富有流动性的股市,其吸引力不会比其它资产小。股市作为资金的切入点,这个因素是长期存在的。

  在股市大幅度上涨的背景下,股票泡沫很大,这个时候除了短线投机资金会出于炒作的考虑而对行情感兴趣以外,其它类型的资金会选择退出;但是在股市大幅下跌,特别是泡沫在很大程度上被挤出后,情况就变了。因为股票价值被低估,所以就会有大股东愿意延长限售股的解禁期,会有上市公司的回购,在取得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还会有大股东主动增持。现在,这些状况已经陆续出现了,而这时徘徊于市场之外的资金,显然也会产生入市的愿望。这既是资金的逐利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流动性依然过剩的结果。

  曾经有人提到,股市是吸收流动性的最佳场所。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引导长线资金进入股市,不但解决了这些资金的出路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并且为股市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新的动力。

  当然,在股市回落、股价比较便宜的情况下进入的资金,通常是不会接受高估值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人们在寻找股市新的上涨动力时,应该是着眼理性的投资,而不是重新再来制造泡沫。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的谨慎是很自然的,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在有了稳健的中长线资金入市的前提下,市场突破超跌反弹的框架,实现在更高层次上的价值回归,也是有希望的。

  因此可以说,这次股市的反弹还没有结束,建立在对股票理性投资基础上的中长线资金的有序入市,将成为大盘新的上攻动力,也能够推动股指继续上行。

  沪市本周+6.99%

  开盘2673.55 收盘2856.63

  深市本周+6.71%

  开盘9397.63 收盘10031.38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浪财经-中证报联合多空调查

投票时间:当日下午3点至次日上午9点

下一交易日大盘走势判断

上涨           震荡           下跌          

您目前的仓位

空仓(0%)       25%左右       50%左右       75%左右       满仓(100%)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